后就坐在一旁,悠闲地吃点心喝茶。几个小男孩都挺合群,凑在一起叽叽咕咕地倒也热闹,欢哥儿时不时地咧开嘴,露出缺了门牙的牙床,让人忍俊不禁。那边炕上,两个年纪差不了几个月的小五和祺哥儿玩的也融洽,两个小婴儿叫唤着众人都听不懂的语言,倒也开心。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午膳,一群孩子这才恋恋不舍地去了花厅用膳。
\n
花厅上摆了两桌,男一桌,女一桌,中间隔了屏风。席面是最上等的燕翅席,可见徐家的大方。一时男男女女入了席,又是敬酒,又是闲聊,过了一刻钟后,丽姐儿才动牙箸大快朵颐起来。对面的徐燕不动声色地仔仔细细打量一番丽姐儿,只见丽姐儿如玉般的脸蛋上,明眸皓齿,举止稳重中不失灵动,便暗自点头,琢磨起侄女的婚事。
\n
徐燕这几年在功勋贵族之家多有交情,也沉浸于此对人情世故多有体会。与林氏一番谈话中,徐燕就听出了林氏的挑剔。江南多才子,可偏偏林氏就一个都瞧不上,虽说林氏多半是不想女儿远嫁,可徐燕料想是嫂子瞧不上对方的门第。都说高嫁低娶,林氏有这样的心思也不算妄想。再说娘家家底丰厚,丽姐儿又人才好,姻亲又是帝师,且颇为重用,高嫁其实也不难。可难就难在听林氏的话音,嫂子是要个有真本事,有门第,一表人才的女婿,这就难了。有这样的男子,早就被别人家瞧上了,哪里还轮到刚刚外方归来的徐家啊。量媒量媒,互相都是各有长短,略作取舍,相互弥补才是。再说徐家根基深厚,那也是在蜀州;在京都,少不得被某些皇室宗亲,名门世族称一声“乡下人”。徐燕心底有了思量,略微蹙了蹙眉,又想着反正嫂子的娘家定是要帮着相看的,莫不如先把教养嬷嬷的事给办妥了再说。思及此,徐燕眉眼又舒展开来,拿着牙箸的手都轻快了两分。
\n
待一家人饭毕,老老少少又一起说了会儿话,眼看着日头西落,天色渐黑,苏明和这才带着妻儿与徐家众人告辞。林氏带着丽姐儿亲自把徐燕等人送到二门处,这才依依不舍作别。
\n
待到夜里,徐熹回了朝夕堂与林氏说起了白日苏明和之语。
\n
“明和倒是细心,细细与我分析了一番朝堂之事,让我该进则进,颇有几分益处。”徐熹是打算拜访亲友之后再去吏部上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