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之言,如今再看公子让这里的孩子不能只听一家之言,这世上的事竟这般有趣。”
\n
叔孙通颔首,甪里先生也有治理天下的理念,当年如范蠡辅佐越国时,就主张劝农桑,积谷物,实践黄老,静民不乱的国策。
\n
见老先生拿起一卷韩非的书,甪里先生连连道好。
\n
这让公子高颇为不解,道:“高一直以为韩非学说与老先生的黄老学说是相冲的。”
\n
甪里先生轻笑道:“管子曾说法出于礼,礼出于道。申不害曾有言,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韩非的刑赏二柄之论,更是与吾等学派的春夏为德,秋冬为刑相契合,所谓先德后刑,皆是顺于天,何来相冲之说。”
\n
听罢,公子高只觉得大开眼界,原来还能够这么理解的吗?忙行礼道:“高受教了。”
\n
叔孙通领着甪里先生出了学舍,一路走向敬业县北方的河渠,这条敬业渠开挖成功至今已有两年。
\n
秋雨下过之后,河渠的水流很稳定。
\n
甪里先生饶有兴致地沿着河渠走着,甚至还要去暗渠里看着,却被守在这里的侍卫拦住了。
\n
叔孙通解释道:“老先生,暗渠容易坍塌,每到雨季都会封了暗渠,以免出意外。”
\n
甪里先生倒也没有勉强,而是说要去看看渭南新开垦的那两万顷田地。
\n
重新坐上马车,公子高还沉浸在甪里先生的高论之中,他道:“老师,能否让甪里先生留下来教书。”
\n
叔孙通沉吟了片刻,他倒是想,可是人要走,也劝不住。
\n
“公子,若以诚心相邀,老先生说不定会留下来的。”
\n
“好,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