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
\n
读取到这里,这段信息也结束了,吴云斌舒了一口气,心道:原来,造成曲光的原因竟然是如此,只是因为“全反射”的效应而已!呵呵!“全反射”这种效应并不罕见啊!包括光纤在内,几乎所有传输光信号的线路,利用的都是“全反射”的原理……没想到,如此常见的效应,竟连阐提都没有猜到,看来,他的思维也有盲点的时候!
\n
唏嘘了一阵,他接着继续读取下一段:
\n
“探测分析完这片星域的光线情况,我调整了一下四季轮盘,将探测的重点转向了这颗星球的内部。
\n
经过我仔细的测绘,我发现,这颗行星的内部情况很特别,与绝大部分固态行星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它像是没有经历过演变融合一般,只是由六块‘岩饼’组合拼叠在一起,每块‘岩饼’之间依然泾渭分明,并且,这种分明的界线就在纬度上——南级尽头到北级尽头有180个纬度,而这六块‘岩饼’,每一块的厚度刚好是30个纬度,因此,南纬60°、南纬30°、赤道、北纬30°、北纬60°这五条纬度线,刚好就是这六块‘岩饼’之间的分隔线!
\n
而且,有趣的是,这六块‘岩饼’的拼叠,是按照颜色深浅从南至北进行的——颜色最浅的淡灰色‘岩饼’处在北极位置;北极往下,处在北纬60°至30°之间的,是稍深的土灰色‘岩饼’;再往下,处在北纬30°至赤道之间的,是比稍深还略深的银灰色‘岩饼’;继续往下,处在赤道至南纬30°之间的,是比较深的青灰色‘岩饼’;再继续往下,处在南纬30°至南纬60°之间的,是颜色更深的银青色‘岩饼’;最后,处在南极位置的,是颜色最深的深银色‘岩饼’!
\n
并且,这六块颜色深浅不一的‘岩饼’之间,还有着一个规律——它们都能释放出一种能够影响人脑思维速率的斥力,而且,是颜色越深的‘岩饼’释放的这种斥力越强,对人脑思维速率的影响强度越大!不知道当初是如何拼叠在一处的?”
\n
……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