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圣光之源是一个人造的微型恒星,其燃料是氢,很显然,那被压缩的气体就是氢气了。
\n
可以想见,在这颗人造恒星圣光之源的形成过程中,氢气被不断的压缩,氢原子间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互相撞击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样,使得氢气的温度也越来越高。最后,温度应该是高到了1000万摄氏度,足以让氢原子核撞到一起,产生热核反应,迸发出强烈炙亮的光芒……
\n
然后,在这场热核反应中,氢原子先是撞击聚变成一种更重的元素氦,期间,聚变使一部分原子核中的质子衰变成中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中,一小部分通过辐射释放了出去,比如光;而另一部分能量,则成为促使氦继续撞击聚变的条件。
\n
氦会融合聚变成为碳,并继续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促使碳又融合聚变生成氖,再生成氧,这样一直融合聚变下去,直到最后融合聚变生成了铁才止住……融合成铁元素的过程中不再产生能量,使得铁元素不能再进一步聚变。
\n
一条核聚变的反应链就这样形成了——聚变产生的各种元素,由于轻重不同,越重的向着球体核心沉去,如铁元素是最重的,沉到了最中心,轻的则留在了外层,如氢元素……这样,圣光之源由内而外逐渐层次分明了起来。
\n
一个仿照恒星的微型人造恒星,就此诞生了。
\n
……
\n
但,为什么接收到的不是圣光之源爆炸毁灭时的图像呢?这是李氏兄弟最大的疑问,要知道,发送端被启动的时候,应该是圣光之源爆炸的时候!
\n
这什么圣光之源的形成经过,可不是李埠、李皖想研究的,他们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接收的信号会出现差错,可惜,怎么想也想不透其中关键。
\n
“据格雅大人说,圣光之源的制造与形成是一万多年前的事情了,为什么我们现在会接收到这个?”李皖低声问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