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制作非常精巧,可以测量外径,也可以测量内径。
上面的刻度比现代社会的厘米毫米似乎有一些差距,不过度量衡这东西,只需要一个标准。
“师母,我想用这个度尺作为范尺,整个作坊都按照这个尺寸来规范直尺和长尺,行不行?”
黄月英爱好机关制作,收藏这个度尺只是方便自己使用,并没有想那么多,今天和刘禅一番交谈,发现变化非常大。
小时候的刘禅唯唯诺诺地,不苟言辞,很喜欢静静看书,一晃几年未见,登基之后,再次相见,已经变得如此自信聪慧。
她只是认为遭逢大变之后的刘禅突然开窍了。
黄月英肯把这个度尺拿出来给刘禅,自然不会吝啬,对于刘禅的请求自然点头答应。
刘禅正在左右端详铜尺,旁边的黄月英饶有兴致地拨动桨叶带动石磨的模型,突然开口问道:
“陛下,你想要制作的这个唤作蒸汽机的机关造物,是想要用来做什么?”
说到这个,刘禅可就不困了,作为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蒸汽机能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这个蒸汽机要是能制作成功,可以抽水灌溉高处的田地,可以代替人力捶打锻造,还可以推动石磨磨面,用处非常多。”
黄月英听完,点了点头,突然提起水壶,直接把水倒在了模型的桨叶上:
“陛下,既然蒸汽可以推动桨叶带动磨面或者捶打,为什么不利用水流呢?”
“为什么不利用水流呢?”
黄月英的话,就像一道闪电,击中了刘禅。
是呀,他为什么要纠结蒸汽机呢?
蒸汽推动在材料和密封性的制约下,需要攀登的科技树非常多,可能几年之内都很难有成果,
可刘禅为什么要纠结于蒸汽机呢?
反正都是利用其他动力做功,风力,水流,都是可以简单应用的充沛能源,
特别是水,蜀地河流众多,长江更是穿流而过,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容易实现?
能够节省人力,实现灌溉,鼓风,锻打,磨面等等应用就行,何必执着于跨越时代的蒸汽机呢?
“师娘,你果然是女中诸葛呀!”
刘禅的夸奖脱口而出,这才意识到这个时代诸葛丞相还没有成为智慧的代名词。
还好,师娘知道他是发自肺腑的夸奖,以及了解刘禅对于丈夫诸葛亮的孺慕之情,
她也并没有居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