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只是这么持续机械的动作会很累,插了一会功夫,刘禅就满头大汗。
可惜刘禅以前是标准的理科生,不会作诗,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到那一句,退步原来是向前,
可就算只有这一句,配合实际辛劳的插秧,也让刘禅受益匪浅,有些事情钻牛角尖硬想没有效果,
看来换换脑子效果不错,这会新的思路就出来了不少。
狗儿在一旁小心伺候,他一边插秧,一边偷偷看刘禅插秧。
没想到这个贵人竟然能坚持下来,插的秧苗也是有模有样,大感惊奇。
寻常世家公子恨不得走路都有人抬着,这个公子年纪轻轻,可不仅人和善,农活也干的不错。
当然,那枚金灿灿的大钱更是不错。
体力劳动就是这样,度过了初期的疲惫劳累,适应了就没那么难受,等护卫和小黄门带着采买的吃食回来,刘禅已经插了三趟秧苗了。
“老丈,少年郎,晌午了,一起过来吃点饭,吃完再干活吧。”
“贵人自去,不用管我等,小老儿爷孙带的饭食。”
经过这番体力劳动,刘禅最近折腾蒸汽机失败的郁闷消散了不少,怎么能自己去吃呢?
再三坚持下,老者这才带着小名狗儿的孙子过来 。
刘禅把老丈放在树荫下的陶罐拿了过来,里面是一些烫过的野菜和一些混合碎豆子的麦饭。
小黄门采买来是一些炖羊肉和粳米饭,配了一些酱菜,禁军护卫只吃自己携带的干粮,只有刘禅陪着爷孙两人吃饭。
“别客气,咱们也是有一起插过秧的交情,来,狗儿尝尝这块羊肉,老丈,你也吃,来,我尝尝你们的麦饭。”
一起插过秧,现在也一起吃饭,这个贵人甚至不嫌弃农家粗陋的杂粮麦饭,狗儿也不复开始的拘谨,和刘禅有说有笑起来。
一边吃一边闲聊,刘禅了解了一些这个时代普通农家的生活。
一年辛劳,老丈一家五口,原本还有个大儿子,只是陷在了夷陵之战,军功抚恤换了五十亩水田(汉代小亩,一步宽,百步长,大概相当于现代15亩左右)
全家年收入折钱大概五百,丰年多少有点积蓄,如果年景不好,恐怕就剩不下几个大钱。
老丈的小儿子去城里帮工,日薪二十五个铜钱,大儿媳和老妇在家采桑养蚕,一家人生活清苦,在这个乱世,也还算可以。
这就是这个时代普通人的日常啊,能吃饱饭,过安稳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