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着密密麻麻的批注:“主要集中在配套设施上。去年国庆期间,来峨城采摘的游客超过 2 万人,但停车场只有 300 个车位,公共厕所也不够用。有游客在网上吐槽,说排队上厕所的时间比采摘还长。” 他的话引得众人发笑,气氛稍稍缓和。
“这就是商机!” 金霖爀拍了下桌子,“咱们可以打造‘农业 + 旅游’综合体,把采摘、餐饮、民宿打包成产业链。” 他看向吴昊,“你之前提过的台湾休闲农场模式,能不能在峨城复制?”
吴昊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完全可行!我研究过,台湾的农场主打‘体验式消费’,游客可以自己种菜、酿酒,临走还能带走定制的农产品礼盒。咱们可以先在王家沟试点,把闲置农房改造成民宿,推出‘认领小菜园’项目。”
“但是资金从哪儿来?” 赵卫国皱起眉头,“光是改造民宿,一户至少得十万八万的。”
金霖爀沉思片刻,突然想起什么:“记得去年那个碳汇交易中心吗?省生态环境厅给了 500 万补贴,我们可以拿出一部分作为启动资金,再引导村民以房屋、土地入股。”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对了,让银行开发‘乡村振兴贷’,政府贴息,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会议室的气氛愈发热烈,吴昊打开电子地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出适合发展的区域;周明开始盘算宣传方案,提议和短视频平台合作打造 “网红打卡地”;赵卫国则在本子上记录着需要协调的部门。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规划图上。
“不过,” 金霖爀突然打断讨论,语气变得严肃,“发展产业不能破坏生态。上次环保督查发现,有些农户滥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 他看向赵卫国,“明天开始,农技站挨家挨户指导科学施肥,对违规使用农药的,该罚就罚,绝不能手软。”
这时,吴昊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金书记,万兴地产上周递交了‘田园综合体’的规划书,说是要投资 5 个亿,搞高端别墅和高尔夫球场。” 他的手指在文件上划过,“这和区里的现代农业定位完全背道而驰。”
金霖爀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抓起电话拨通了区自然资源局局长的号码:“老张,我是金霖爀。万兴地产的项目你们是怎么审核的?峨城的土地是用来种粮食的,不是盖别墅的!” 他挂断电话,对着三人说:“有些企业总想钻政策的空子,咱们得守住底线。从今天起,所有项目必须过‘产业导向’和‘环保评估’两道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