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对接工作中表现出色,还提出了不少创新举措。经济发展科科长拟由吴昊担任,他在招商引资和项目策划上有想法,今年的智慧农业项目就是他牵头引进的。虽然他性子急了些,但经过谈心谈话,已经有了明显改进。”
刘雪梅点头补充:“周明同志在建立电子文档共享平台后,街道文件处理效率提高了近 40%;吴昊同志为智慧农业项目争取到的政策补贴,就有 500 多万,确实是实干型干部。”
这时,张明远开口了:“金书记,信访局老陈打过几次电话,希望能考虑一下他侄子小陈。小陈在信访科也工作了五年,处理过不少复杂案件。”
金霖爀拿起一份材料,“这是小陈的考察报告。不可否认,他在处理信访案件上有经验,但在今年的一起集体访事件中,他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导致矛盾激化。这样的工作态度,不符合我们选拔干部的标准。不过,” 他话锋一转,“考虑到老陈对街道工作的支持,我们可以把小陈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多给他压担子,促他成长。”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当最终名单确定后,金霖爀看着疲惫却又带着释然的班子成员,语重心长地说:“干部选拔,选的不仅是岗位的接班人,更是民心的接力棒。这次没被选上的同志,不是能力不行,可能是时机未到。希望大家能理解组织的决定,也希望新提拔的干部,不要辜负群众的信任。”
散会后,金霖爀独自留在会议室,将名单又仔细核对了一遍。
手机在此时响起,是王一帆发来的微信:“开始动人事了?辛苦了。” 短短几个字,却让他心头一暖。他回复:“总算尘埃落定,希望能经得起考验。”
回到办公室,金霖爀拨通了几个电话。第一个打给了城管局王局长:“王局,实在对不住,孙伟这次确实没通过考察。不过您放心,只要他踏实工作,机会还有的是……” 接着又给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国的秘书回电:“麻烦转告李部长,感谢他对峨城干部的关心,这次的任免充分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后续我会到组织部详细汇报……”
处理完这些,金霖爀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
他想起这些天收到的各种 “招呼”,有委婉暗示的,有直接施压的,甚至还有人托关系送来名贵烟酒,都被他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
而此刻确定的名单,既有领导打过招呼、确实有能力的干部,也有自己信任、在工作中脱颖而出的下属,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名字都经得起推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