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坪区常委会议室,墙面装饰的老式座钟的铜摆锤在墙面上投出细长的影子。
王一帆用钢笔帽敲了敲桌面,黄花梨会议桌上的茶杯震起细微涟漪,听到书记发言了,"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讨论青坪汽车产业创新示范园区班子人事安排。"
组织部长刘建国推了推玳瑁眼镜,按照人事调整方案汇报了。
还没等区委书记发言,纪委书记周振邦突然将钢笔拍在文件上,"我提个问题。金霖爀同志还没担任过一把手,缺乏经验,这样的干部放到开发区合适吗?"
"周书记问得好。"王一帆突然转向宣传部长李红梅,"李部长,我记得,金霖爀同志在督查室的时候,做过一个什么新举措被省里发文宣传过?"
李红梅愣了半秒,立刻会意翻开笔记本,"学习了!文章特别提到的案例,对突破性岗位实行'三分离'考核机制……"
"说重点。"王一帆的钢笔尖在"三分离"三个字上重重一点,"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这个机制我们正在园区试点。"她突然转向周振邦,"周书记要是不放心,可以推荐两名纪委干部进驻监督办。"
周振邦的喉结动了动,纪委系统派驻干部需要常委会半数通过,王一帆这是将了他一军。
他正要开口,常务副区长陈志强突然插话:"我关心另一个问题。园区要的是懂经济的干部,金霖爀同志在区里这么多年,还没有经办过具体的经济口业务,汽车产业……"
"陈区长这话像在念十年前的旧稿。"王一帆突然轻笑,从文件袋抽出一沓材料,"这是金霖爀同志在省市机关报上发表的专题调研文章,还有特约的专家评论肯定。"
见到王区长如此力挺,试探了几次的常委们知道竞争不过她了。
会议室响起细碎的窸窣声。
见众人停下来了,王一帆又开口。
王一帆已转向统战部长:"张部长,你们工商联上个月组织的浙商考察团,是谁全程陪同讲解新能源汽车政策的?"
张部长干咳两声:"是霖爀同志,他连夜准备了七页的产业政策汇编。"
"还有武装部征兵宣传进园区,是谁协调的军地共建?"王一帆的钢笔在会议记录上画着圈,"政法委的雪亮工程进园区,是谁三天跑遍十七个路口?"
在一旁的秘书陆菀,突然明白王一帆为何要金霖爀参加跨部门工作,这是在编织一张无形的人脉网。
"我承认霖爀同志工作细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