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牵挂。这些全蔬烘干产品,不仅是商品,更是连接游子与故乡的情感纽带。
正当冰阳沉浸在采访中时,天空渐渐阴沉下来。原本明亮的厂房变得昏暗,工人们抬头望向窗外,纷纷说道:“要下雨了。”话音未落,细密的雨丝已簌簌落下,渐渐转为飘飘洒洒、淅淅沥沥的雨幕。这场六月的第一场雨,来得猝不及防,却又恰到好处,为闷热的初夏带来了丝丝清凉。
冰阳走到厂房门口,望着雨中的世界。雨水打在地面,溅起细小的水花;远处的麦田在雨中轻轻摇曳,金黄的麦穗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他想起自己的故乡,此时也该是麦浪翻滚的时节。故乡的麦田,是他儿时的乐园,也是他诗歌灵感的源泉。每到麦收时节,他总会跟着父母在田间忙碌,感受着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
“这雨,对麦子收割是好是坏呢?”冰阳喃喃自语。一旁的老师傅擦了把脸上的雨水,说道:“要看情况。要是小雨,能润润麦子,让麦粒更饱满;但要是大雨,可就麻烦了,麦粒容易发芽,还不好收割。”冰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这些话语认真记在本子上。他的心中,既为故乡的麦田担忧,又期待着这场雨能带来好收成。
这场雨恰逢端午节之后,让冰阳不禁想起了屈原。那个在汨罗江畔投下千古浩叹的诗人,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品格,至今仍在华夏大地上回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诗句在冰阳耳边响起,他仿佛看到了屈原在雨中踽踽独行,为国家的命运而忧虑。此刻,冰阳也希望能用自己的诗歌,传承这份精神,为时代发声。
同时,冰阳又想到了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想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在雨中,他默默许下心愿,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都能茁壮成长,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六月,是诗雨的季节。雨水浸润着大地,也浸润着冰阳的心灵。他继续在雨中行走,记录着基层劳动者的故事。他看到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披着雨衣,依然坚守岗位;他看到环卫工人冒雨清扫街道,只为让城市保持整洁;他看到农民在雨中查看庄稼,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待。这些平凡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的美好,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雨落江苏,冰阳的心却始终牵挂着故乡。他的思绪飘向家乡的果园,那里种满了桃树。此时,桃子应该已经挂满枝头了吧?那粉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