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萌芽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小镇那有些陈旧却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上。初二的我,正处在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憧憬的年纪,每天背着书包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生活看似平淡如水,却在不经意间,被一阵风悄然吹起了涟漪。
那是一堂语文课,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着古诗词,那抑扬顿挫的声调,仿佛带着魔力,将诗中的意境徐徐展开在我们眼前。我听得入了迷,心底像是有一颗种子,被悄然种下,开始萌生出对诗歌朗诵的热爱。
放暑假了,我从学校的小天地一下子跳进了悠长又自在的假期时光里。偶然间,我在街边的宣传栏上看到了牡丹市教育局和市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牡丹”杯诗歌朗诵比赛的海报。那海报上印着的话筒图案,还有那些充满诗意的宣传语,就像有一种无形的引力,让我挪不开眼。我站在那海报前,久久凝视,心里有个声音在不断回响:“我想去试试,我想去试试呀。”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他们先是有些惊讶,毕竟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大型的比赛。但看到我眼中那炽热的渴望,他们便笑着鼓励我:“想去就去吧,尽力就好,就当是一次锻炼啦。”
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我开始精心地准备起来。我翻遍了家里的诗集,从古代的《唐诗三百首》到现代的那些经典诗集,一首一首地挑选,想要找到最契合自己感觉的那首诗歌。最终,我选定了舒婷的《致橡树》,那诗里所蕴含的独立、平等的爱情观,以及字里行间的深情与力量,让我一读就深深着迷。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早早地起床,跑到小镇外的那片小树林里练习朗诵。清晨的树林静谧极了,只有鸟儿的啾啾声和我朗诵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我反复揣摩着每一个字词的发音、语调,对着树林里的树木,想象它们就是我的听众,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诗歌里的情感。有时候,为了拿捏好一处停顿或是一处重音,我会反复练习十多遍,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为止。
第二节:登台
日子在紧张又充实的练习中飞快地流逝,很快就到了比赛的日子。我跟着父母来到了牡丹市,那繁华的都市和我生活的小镇有着天壤之别,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我的心里既紧张又兴奋,像是一个即将踏入未知世界探险的孩子。
比赛的现场设在了市广播电台的演播大厅,当我走进那宽敞又明亮的大厅时,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紧张感瞬间蔓延开来。现场已经坐满了参赛选手和他们的亲友团,舞台上灯光璀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