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住在城外,因为靠近洛水,开荒只要不伤到河堤,种个一亩八分地,一年到头也有的吃了,省得买菜。
别处买菜种很难,但在洛阳,是有专门培育种子的衙门,比如“皇庄”的“稼穑令”,就掌管有种子库。
贞观二十五年的一个工部低级官僚,在京城的生活难度,是极大降低的。
而且用工部内部价购买的福利房,基本只收成本。三间大瓦房,用红砖数量一般在五万到七万,就这个物料钱,工部内部只收一百贯左右。砖、沙、水泥、石灰、房梁、椽子……全部加起来,三间大瓦房,给一百贯左右的物料钱,简直是良心价中的地板价。
市面上最良心的同类型房子,五百贯打底,还不是瓦房。
所以说,当拆分工部之后,最着急的一帮人,就是那些个早先买了工部福利房的低级官吏。
这要是工部翻脸,他们玩个鸟,跳得再高,没地方住那讲个屁的理想。
争抢着跪舔杜楚客,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拆分事宜,开个会当然就能决定,可具体到落实,说不定就是个漫长的扯皮官司。
大老爷们自然是等得起,那些个在京城中也没啥地位的低级官吏,这要是一天没得住,那日子简直没法过。
京中客舍多多,但开销和工部福利房一个级别的,那就是跟猪圈一样的大通铺。上个厕所都得走二里路,到了地界脱裤子,说不定那茅房还是按流量收钱的收费厕所。
而住得离单位远了些,这通勤费就要上来,总不能自己两条腿踢正步吧?且不说穿着官袍赶路有失体面,现在上班都是有钟点的,天天迟到谁受得了?可要说搞个代步工具吧,养一匹驴子也不好养啊。
驴子再耐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