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
一声轻咳在寂静中略显突兀,打破了太极殿内凝滞的空气。
殿中百官,朝服整齐,垂首肃立,御座上空。
不多时,沉稳的脚步声自身后响起,李君亦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冕旒微晃,龙袍上细密的金绣随着他的步伐,在窗棂透入的初阳下流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声浪拍击着殿柱,御座上的年轻帝王抬了抬手。
“众卿平身。”
李君亦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群臣起身,殿内复又安静下来。
李君亦缓缓开口:“昨日科举之事,诸卿已有定论。
国之贤才,当为国用。
但朕常思,国之根本,文治武功之外,更在民生二字。”
此话一出,不少人呼吸都轻了几分,竖起了耳朵。
“何为本?
农者,天下之本。
何为天?
食者,民之天。”
李君亦话锋一转,“朕决意,自今日起,于尚书省六部之外,另设一‘农业阁’!
专司农桑、水利、农具改良,专研增产丰收之法,以安天下万民!”
这话音刚落,底下顿时炸开了锅。
“农业阁?”
“六部之外,再添一阁?”
低低的议论声瞬间弥漫了整个大殿,几位老臣更是惊得胡子都翘了翘。
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臣颤巍巍地挪出队列,躬身道:“陛下,这……这事儿可不小,贸然行事,怕是不太妥当。”
李君亦瞧着他:“哦?
卿家说说,哪里不妥?
是朕说得农事不打紧,还是说这天底下的老百姓,都不用吃饭了?”
那老臣让这话噎得脖子一梗,半晌才憋出一句:“微臣不敢……只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祖宗之法,若是不能让国家更好,百姓过上好日子,那留着何用?
革了便是。”
李君亦一摆手,“此事,朕心意已定!
传宋应星上殿!”
不多时,一个穿着簇新从三品官袍的身影从殿外走了进来。
宋应星年纪虽摆在那儿,但腰板挺直,步履稳健,行至殿中,一揖到底:“臣宋应星,叩见陛下。”
“宋爱卿免礼。”
李君亦抬手,“朕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