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听着李君亦那毫不掩饰的霸道的话语,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的光彩。
他躬着的身体微微直起少许,沉吟片刻,组织着语言,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带着一种特有的沙哑和冷静:“陛下欲毕其功于一役,将东夷西羌二路敌军尽数歼灭于边境,此乃雄主之姿,臣,佩服。”
他先是捧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但是,此二国虽各怀鬼胎,作壁上观,但其兵力亦不容小觑。东夷越倡号称拥兵十万,西羌寇荡亦有八万之众。若我大唐三线作战,同时对北戎、东夷、西羌三国用兵,即便有韩将军这等名将,亦是有些捉襟见肘,而且会极大增加国力消耗,恐非长久之计。”
李君亦眉头微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饭要一口口吃,仗也要一场场打。同时硬撼三大强敌,纵然有系统相助,目前的大唐也承担不起那样的代价。他想听的,是李儒如何破这个局。
“陛下,”李儒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阴冷的意味,“臣以为,对付这等坐山观虎斗之辈,正面进攻并非上策,当用奇谋。”
“哦?文优有何计策,但说无妨。”李君亦来了兴趣,身子微微前倾。
李儒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陛下,东夷、西羌二国之所以按兵不动,无非是想等我大唐与北戎拼个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他们既有此心,我等何不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李君亦重复了一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正是。”李儒颔首,“臣有两策,可双管齐下。其一,为‘骄兵之计’。”
“骄兵之计?快,仔细说说。”
李儒解释道,“陛下已遣韩世忠将军率精锐北上,声势浩大。此举,足以让那越倡和寇荡相信,我大唐已将重心尽数放在北境,无暇他顾。接下来,我等只需在东、西两线稍示‘疲态’。”
“再具体说说?”李君亦追问。
“譬如,可以放出风声,说我大唐朝中因北伐之事争执不休,国库空虚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让东夷和西羌的探子看到、听到,让他们觉得我大唐确实因为抵抗北戎的缘故而捉襟见肘,东、西两线防御空虚,不堪一击,从而助长其骄纵轻敌之心。”李儒眼中闪过一丝冷酷,“等他们心骄气傲之时,便是我等趁机而出之机。”
李君亦听得连连点头,示敌以弱,诱敌深入,确实是高招。但他知道,李儒的计策绝不会如此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