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践行于每一次救治与关怀之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权三金听着语文课老师的讲解,心中对白求恩医生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他仿佛看到了白求恩医生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来到中国,用他那精湛的医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救治了无数伤员,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权三金深知,自己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初中生,但也要像白求恩医生那样,拥有一颗热爱医学、热爱人民的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们,1939年2月,白求恩同志率领“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了300毫升的血,并且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白求恩同志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伤员做手术时感染病毒,仍不顾伤痛又赴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悼念国际友人白求恩,毛泽东同志赠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1939年12月21日——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这篇文章,初稿写于1939年12月21日,发表在延安刊物《党的工作》上。原题为《学习白求恩》,后改为《纪念白求恩》。”
权三金心中默念,白求恩同志的精神不仅是医学界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在课堂上,语文课的老师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节奏,然后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继续着她的课程讲解:
“各位学生,了解完白求恩同志的事迹后,但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老师从课文里找到8个字词,这些字词分别是‘殉职’‘狭隘’‘热忱’‘鄙薄’‘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这些词语不仅是课文的关键,更是我们理解白求恩精神的钥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