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卷宗、地方呈报后,所思所虑,草拟的一份关于商税改革的条陈。”
甄沐瑶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
“陛下登基,百废待兴,开源节流、充盈国库乃当务之急。而商税一项,名目繁多,征缴混乱,偷漏隐匿者众,实为一大弊政,亦是国家财源之巨大隐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甄沐瑶纤细的手指抚过那叠厚厚的文稿,眼神专注而明亮,仿佛回到了昔日执掌甄家庞大商业脉络时的精明干练。
她没有展开细述条陈的具体内容。
那些化繁为简的税目、统一的税率、印花税票的推行、稽查司的设立以及商誉评级制度,在她心中早已推演了无数遍。
这并非需要向姐姐解释的琐事,而是她准备呈给贾琮的谏言。
“此策若能得陛下采纳,或可稍解国库之困,亦能使商贾有章可循,吏治稍得清明。”
她的声音沉静而充满力量,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妹妹不愿只做这深宫中一个安享富贵的‘淑妃’。太上皇保全甄家,陛下予我名分,皆是恩典。但妹妹更想以自己的能力,为陛下分忧,为这新朝略尽绵薄之力。这份商税条陈,便是妹妹入宫的‘心意’,也是妹妹的立身之本。”
她将锦匣郑重地合上,那深蓝色的缎面在透过窗纱的暖阳下泛着内敛的光泽。
这份“心意”,承载着她对家族荣辱的体悟,对经济弊政的洞察,以及不甘于只做花瓶的决心。
甄沐澜看着妹妹眼中那份沉静却炽热的火焰,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欣慰、骄傲,还有一丝隐隐的担忧。
她深知妹妹的才华与心志,但这深宫之路,岂是仅凭才华就能顺遂无阻的?
然而,看着沐瑶此刻坚毅的神情,她知道任何劝阻都是徒劳,也是对她志向的轻慢。
“我的瑶儿……”
沐澜轻轻叹息一声,眼中含泪,却带着释然的笑意,
“你长大了,比姐姐想得更深,看得更远。甄家女儿,原就不该只困于闺阁绣楼。这份心意,这份胆识,姐姐……为你骄傲!”
她上前一步,紧紧握住妹妹捧着锦匣的手,
“只是,宫门深似海,万事……务必谨慎周全。姐姐只愿你平安顺遂。”
“姐姐放心,妹妹省得。”
甄沐瑶回握姐姐的手,感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