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亲自斟酌,不负所托。”
贾琮肃然应道。
他知道,这份诏书,将是新朝的第一声宣告。
太上皇这时也抬起头,看向贾琮,咳嗽了两声,声音更为嘶哑低沉。
“仪仗、卤簿、护卫,自有礼部、兵部、内务府协同操办,按最高规制,一丝不得错漏。然,太庙虽在京城,大典当日,观礼者众,宗室勋贵、文武百官、京城耆老、外邦使节云集,龙蛇混杂。”
“琮儿,你须得亲自过问大典全程安防部署!”
太上皇目光锐利起来,“太庙内外,宫城四门,乃至观礼人群之中,务必万无一失!牛继宗坐镇兵部统筹,柳芳领京营精锐贴身扈从,明哨暗探,皆需布置周密,定岗定责,层层布控!此非仅为排场,更是新朝气象,安邦定心之举,容不得半点差池!”
“皇祖父放心。”
贾琮沉声应道,语气斩钉截铁,
“安防大计,孙臣已与牛尚书、柳将军日夜推演,详拟章程,反复核查。五城兵马司、巡防营、暗卫皆已调动。孙臣会亲自坐镇,于大典前日再做最后巡查,确保铁桶一般,绝无疏漏!”
弘元帝微微颔首,补充道:“祭祀受禅流程,礼官会全程引导。然,告庙、聆听诏书、受玺、升御座、受百官朝贺……每一步,皆需凝神静气,心怀对祖宗社稷之敬畏,更要有承天下之重的威仪与气度。届时,朕与太上皇虽同在太庙观礼,然此乃汝之时刻,心绪当定。”
他话语中带着一丝郑重,也有一份即将卸下重担的释然。
太上皇浑浊的目光在贾琮脸上停留片刻,仿佛穿透了亲王蟒袍,看到了更深的东西。
他放下手中把玩的棋子,端起一旁温热的参茶抿了一口,气息稍匀,话锋却陡然一转,
“宫里传来消息,说玉丫头……胎象稳了?”
提到黛玉,贾琮冷峻的眉眼瞬间柔和下来,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与珍视掩藏不住,他微微躬身。
“回皇祖父,托二圣洪福,太医今日晨间刚复诊过,确认玉儿胎气已固,母子均安。前些日子的些许不适也已消退,只需安心静养即可。”
“好,好!”
太上皇脸上露出真切的欣慰笑容,连说了两个“好”字,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天佑我大乾,新朝初立,便有嫡嗣之喜,实乃祥瑞之兆!”
他看向弘元帝,“珩儿,你说是不是?”
弘元帝脸上也浮现出难得的温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