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打在脸上,竟让他们感到一丝劫后余生的恍惚。
然而,那面象征着死亡的王命旗牌,和毕自严那张刻板冷硬的老脸,如同巨大的阴影,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
一场席卷整个大乾官场的风暴,才刚刚拉开血腥的序幕。
......
与此同时,笼罩在国丧肃穆气氛中的后宫,是另一番景象。
临敬殿,这座供奉历代先帝后妃神位、举行重大祭祀典礼的宫殿,此刻已布置成巨大的灵堂。
素白的帷幔从高高的殿顶垂落,层层叠叠,如同凝固的泪海。
无数白烛静静燃烧,烛泪无声流淌,汇聚成一片惨淡的光晕。
巨大的金丝楠木棺椁停放在正中的灵台上,覆盖着明黄绣五爪金龙的锦缎,庄严肃穆,却也透出沉沉的死寂。
太妃的丧仪,是国丧,是天下臣民都必须缟素哀悼的国典。
内监们穿着素服,垂首屏息,如同无声的影子,在殿内殿外穿梭忙碌。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檀香和纸钱焚烧后特有的焦糊气息。
林黛玉,一身素白无纹的孝服,外罩一件同样素白的狐裘,乌发只用一支白玉簪松松绾起,未施脂粉。
她静静地立在灵堂一侧,身姿纤细却挺拔如修竹,清丽绝伦的容颜在烛光下显得愈发苍白。
唯有一双眸子,沉静如水,深邃如寒潭,映照着跳跃的烛火,也映照着这肃杀森严的灵堂。
在她身后半步,元春和宝钗同样身着素服。
元春神情肃穆,眼神锐利地扫视着灵堂内外的每一个角落。
宝钗则手捧一本厚厚的丧仪支应簿册,另一手执笔,不时低声与身边几个掌事内监核对事务,条理却异常清晰。
“娘娘,”
戴权脚步轻捷地来到黛玉身边,躬身低语,声音压得极低,
“坤宁宫所有涉事人等已按律处置完毕,宫门已彻底封闭。各宫太妃、嫔御处,元春姑娘已派人前去安抚,并晓谕国丧期间各项规矩,暂时还算安分。”
他顿了一下,声音更低,“只是……昨夜动静太大,一些陈年旧事,似乎又被有心人翻了出来,暗地里有些……不太安稳的风声。”
黛玉的目光依旧平静地落在巨大的棺椁上,仿佛在凝视着那已逝的魂灵。
她并未转头,只淡淡地“嗯”了一声,清泠的声音在空旷寂静的灵堂里显得格外清晰。
“知道了。盯紧便是。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