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深处的庞大商业网络和人脉关系——尤其是与盘踞关陇、影响深远的“五姓七望”(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中部分倾向于寒衣阁或对李唐心存疑虑的家族。
一封封盖着玄武金印、措辞或恳切或隐含威胁的密信,连同着足以让任何豪族心动的利益承诺(如未来盐引、关贸特许、甚至是寒衣阁控制区内的土地置换),通过隐秘渠道,迅速送达这些门阀巨室的掌舵人案头。
几乎在一夜之间,关中通往河东的主要铁料商路被无形的手掐断!原本络绎不绝、满载着生铁锭、铁矿石的商队,在关卡处被各种“路引不符”、“税额未清”、“矿场检修”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拦下。河东几大掌握在亲寒衣阁势力手中的铁矿,更是直接宣布“矿脉枯竭”或“工役不足”,暂停开采和外销!
同时,关陇、巴蜀等地与李唐官方交易的豪族,也纷纷以“库存不足”、“需优先保障本族及寒衣阁订单”等借口,大幅削减甚至停止了对李唐官仓的铁器供应!市面上的私营铁器商,更是嗅到了风向的剧变,要么囤积居奇,要么关门歇业。
铁荒! 如同瘟疫般迅速席卷了整个李唐控制区,尤其是作为根基的关中平原!
长安西市,原本人声鼎沸的铁器行区域,如今门可罗雀。仅有的几家还在营业的铺子,货架上空空荡荡,只剩下几件锈迹斑斑的劣质货。掌柜愁眉苦脸地挂出了新的价牌:
锄头:五十贯!
镰刀:三十贯!
犁铧:一百二十贯!
这个价格,足以在太平年月买下一头健牛!而且是有价无市!
“疯了!真是疯了!” 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农,攥着积攒了半辈子的几贯铜钱,看着那令人绝望的价牌,老泪纵横,“没有锄头,没有镰刀…这地…可怎么种啊!朝廷…朝廷不管我们死活了吗?!”
恐慌迅速从城市蔓延到乡村。春耕在即,无数农户望着手中破损无法修补、或者根本买不到新农具的田地,陷入了绝望。田间地头,甚至出现了用木棍、石头绑缚代替铁器的原始耕作场景,效率低下得令人心酸。民怨如同干柴,只需一点火星就能燃起冲天大火。
铁荒的恐慌还在发酵,一场更隐蔽、更恶毒、直击李唐统治合法性的金融风暴,在杜衡的精心策划和红绡的致命渗透下,悄然降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长安,大唐铸币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