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内的民怨如同沸腾的岩浆,在王世充的血腥镇压下(无数参与冲击官仓的百姓被当街格杀)暂时被强行冷却,但那股压抑的、随时可能再次喷发的怒火,却深埋在每一个洛阳人的眼底。王世充深知,民乱根源在于邙山那面“太子”旗帜。不拔除这颗眼中钉,不掐灭那点复国星火,他的“郑王”宝座便永无宁日!
“张童儿!”王世充在留守府咆哮,独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凶光,“本王予你精兵五千!三日之内,踏平邙山!提杨昭和林天生小儿的人头来见!若再失手…提头来见!”
“末将遵命!”张童儿抱拳领命,脸上带着狰狞的自信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狠。洛阳地牢断后血战,秦狰那柄陌刀给他留下的耻辱和恐惧记忆犹新,如今终于有了报仇雪恨的机会!五千装备精良的郑军(王世充已建国号“郑”),对付一群缺粮少械、据山而守的乌合之众,在他看来,如同碾死一群蚂蚁!
郑军精锐开拔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第一时间通过朱雀部的“飞羽”网络,传到了栖霞阁密室和邙山大营。
邙山,中军大帐(一处稍大的天然石洞)。气氛凝重。杨昭经过休养和名贵药材(杜衡不惜重金通过隐秘渠道购入)的调理,气色稍复,但身体依旧虚弱,端坐主位,眉宇间凝聚着忧色。林天生、沈墨、杜衡、红绡以及被两名亲兵搀扶着、浑身裹满绷带却眼神如火的秦狰,齐聚帐中。帐外,是临时整编、士气虽高但装备简陋、面有菜色的近千义军。
“五千精锐…装备精良…”杨昭的声音带着沉重,“我军新聚,粮械匮乏,据险而守或可支撑一时,然久守必失…”
“殿下勿忧!”沈墨排众而出,走到临时制作的邙山地形沙盘前,手指精准地点向山脚东南方向,“张童儿骄狂,急于求功,必走最近、最平坦的官道——汜水关道!此道必经‘鹰愁峡’!”
鹰愁峡,是汜水关道进入邙山余脉的咽喉要冲。两侧山崖陡峭如削,怪石嶙峋,古木参天。官道在此处被挤压得仅容三辆马车并行,形如一道天然的门户。
“此乃天赐伏击之所!”沈墨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兵法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张童儿恃强而来,必轻而无备!我军当于此设伏,以逸待劳,击其骄兵!”
他详细阐述计划:
示弱诱敌: 派小股部队于峡口前方开阔地稍作抵抗,佯装不敌,丢弃少量破旧兵器、旗帜,仓皇退入峡谷,引郑军轻敌冒进。
火攻乱阵: 待郑军前部进入峡谷中段,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