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疑人员’都排查清楚,还有吃喝的东西,管够!”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很热烈,但很快就因为一个小问题产生了分歧——关于比赛的奖项设置。陈伟觉得应该设专业组和业余组,奖品以骑行装备为主,实用最重要;而樊正索则觉得应该搞点“花活”,比如“最帅骑行服奖”、“最佳姿势奖”,奖品弄点网红零食或者玩偶,增加趣味性。
“伟子,你想啊,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玩梗、搞怪,”樊正索据理力争,“弄点有趣的奖项,大家参与度才高,发朋友圈也有噱头,‘我在link俱乐部拿了个最帅摆拍奖’,多酷!”
陈伟皱了皱眉:“但是比赛最重要的是专业性和公平性,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显得不严肃,万一有人觉得我们不专业怎么办?”
“谁说不严肃了?”樊正索有点急了,“专业组和业余组照设,再加几个趣味奖怎么了?这叫‘劳逸结合’,懂不懂?你就是太较真了!”
气氛一下子有点尴尬,欧风琳见状,赶紧打圆场:“好啦好啦,别争了,你们俩说的都有道理。”她先对陈伟说:“伟子,索子说的也没错,趣味奖项确实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吸引更多人关注,特别是年轻车友和女生,可能对装备没那么感兴趣,反而喜欢有趣的奖品。”然后又对樊正索说:“索子,伟子考虑的是俱乐部的专业性和口碑,这也很重要,我们可以把趣味奖项作为‘彩蛋’,不影响正式比赛的流程,这样既专业又有趣,怎么样?”
廖可欣也帮腔:“对呀对呀,风琳姐说得对,我们可以折中一下,比如正式比赛设专业奖项,赛后搞个‘趣味颁奖环节’,发点网红零食和玩偶,这样大家都开心。”
吴冕夜和张强也表示赞同:“这个办法好,兼顾了专业性和趣味性。”
樊正索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不好意思地对陈伟说:“伟子,刚才我有点急了,你别介意,我就是觉得好玩。”
陈伟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我也有点太坚持自己的想法了,风琳说得对,折中一下最好。”
一场小分歧就这样在欧风琳的调和下解决了,几人相视一笑,又开始讨论起活动的细节。夕阳西下,练车场被染成了温暖的金色,摩托车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引擎的余温还未散去。在这里,他们不仅是车友,是伙伴,更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即使有分歧,也能在理解和包容中找到共识,就像他们在赛道上追逐梦想一样,一路向前,携手同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