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不同时空历史说出来没人相信,如果自己能权倾朝野就去做,不然多说无益。
大船一路沿江而下到杭州,从这进入京杭大运河,停船时刘夫人都会带林泽阶一家游览当地风景名胜,吃当地的名小吃。
杭州城市没有后世大繁华,但是核心区依然房子鳞次栉比。
苏杭鱼米之乡,养蚕纺织天下闻名。
西湖去了,这时已是初成规模,只是沿岸人家侵占好多西湖土地,并没显得那么好看。
刘财主每到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院子,不需要住驿站,每一地有人向他禀报事情,不愧是国公出身,产业遍布整个运河周边。
他处理事情不让林泽阶旁听,林泽阶识趣跟着去游玩。
林泽阶尽情陪伴着,父母姐姐们痛快的玩,他强闻博记,各地各种名人逸事,传说故事张口就来,是极合格导游。
关键他会讲故事,各种传说讲得起伏不定,每到一处总能说得林鸿福和陈秀枝等人惊叹连连,感觉不虚此行。
本来各地的景观大差不差,亭台楼阁,建筑材料非木即石,但是有林泽阶讲解那就不一样了。
有何名人在此,树有何不同,存在多少年,见证皇朝变化,各个建筑有何不同,是什么结构,一路娓娓道来,赋予平凡的景观不同的人文色彩。
连来往不知多少回的刘夫人,刘财主等人都觉得以前自己只是赶路。
刘盈语再一次体会人和人是不一样,就像这条走很多次的路途,以前每次经过休息时会来游览,以为只是很普通的景观,但经过林泽阶讲解,再看充满新奇。
林泽阶对于沿途人文景观,可以通过书籍学到,进行各种故事性解说,但是对于美食没有办法知道,这时候书籍珍贵,读书人很少会花笔墨去记录美食,一般也就地方志才会记录。
想知道美食还有途径,那就依靠熟悉本地的人,刘盈语一家每年往来对于各地美食如数家珍。
总是带着林泽阶一家,吃到当地的名吃,互相互补,几千里的路程变为快乐的。
陈秀枝和林鸿福夫妻觉得,一路大开眼界,看过长江滚滚东逝水,看过长河落日圆,看过纤夫们的身上套着绳索,喊着整齐的口号,拉船过水路。
不知不觉到了通州,燕赵慷慨悲和京城分界点。
刘财主和刘夫人,换回普通的打扮,这里要进京了。
陈家湾一众人的麻烦开始来了,说来简单其实也不复杂,不适应不习惯北方的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