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朱县令,穿着青色的绣着鸳鸯图案,当头进来。
林泽阶和陈老夫子先恭身行礼:“见过县令大人。”
朱县令连忙亲热说道:“免礼,还有诸位学员,不必多礼,本官来检视社学情况的。”
朱县令找个说得过去来陈家湾的理由,除非是收粮或者重大活动,平时知县是不能下乡的。
无故下乡会被当成扰民。
他笑呵呵的走过来,好奇看一眼林泽阶的《明日歌》,叹息一声,“老夫当年年少轻狂,以为日子过不完,不知时光如水,到懂得发奋时,每晚读到二更,每天写字到到手抽筋,勉强考个举人,自知无力考进士登记当官,当年老夫说不上过目不忘,但是千字内文章默读三遍能背下来,只是太过骄傲不知珍惜。”
“大人,过去不可追,未来百里侯,当上青天大老爷,人中龙凤何必执着于举业。”陈老夫子劝说道。
朱县令还是带着遗憾:“哪个读书人不想皇宫传名,御道夸街,你们这些学员一定努力,读书天赋也罢,方法也罢,首先努力是前提。”
举人还是县令说出来的话,证实林泽阶的话句句肺腑之言,很多学员都思考林泽阶之前讲的话,放下一切幻想,以战斗的精神读书。
朱县令又看到木做的能挂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不由起了收藏的心,手一指:“这副对联是泽阶的字,不如送本官如何,本官想办法为陈家湾免去一年的税赋。”
陈家湾一年的税赋可不少,两季的稻子还有商税,朱县令是下血本了。
陈老夫子摇头拒绝:“县尊大人,为我陈家湾留些底蕴吧!”
朱县令留恋看着木对联,想到这位老秀才的儿子是推官,还是舍不得放手:“本官以五张渡牒来换如何?”
陈老夫子沉思一会,还是坚定的语气说道:“不换!”
“陈叔父,本官和思业兄以前同县丞,交情极好,你知道五张度牒的价值吗?”
“知道,有度牒可以自由行走,不用路引不会被各地拦截,不用服各种徭役,兵役,就算犯罪往寺庙道观一躲,大部分能躲过去,可以说一个免罪证明,实际上几千两银子都有人要。”陈老夫子淡淡的说道。
五张随便就是上万两,林泽阶心动极了,看一眼陈老夫子,心想我人在这,这种东西再写过不就有了,但是还是不敢开口,咽喉一直吞咽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