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林泽阶一大早和李裕华、翁正杰去提学住接官亭,院试录取的80名生员都到齐。
讲是亭其实占地很大目测几亩都有,有几个院落和大广场。
由林泽阶带头,向杨文兴杨提学行拜师之礼,杨文兴自然要讲话,“你们考上秀才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唯勤唯勉、再接再励、向更高的功名前进。”
话是这样说,很多年龄大一些的秀才,不打算再冲击更高的功名,不去赶考,在家做秀才随便可以做个富家翁,去赶考很可能变成穷秀才。
院试后的前十名是能进府学,除第一名的林泽阶直接保送为一等的廪膳生,别的人只能是增生,就要等有人退出廪膳生才能补进去。
秀才分三等,廪生,增生,附生;附生是不能参加乡试。
院试前十名不在府学入学,回自己县学的话一样可以补为廪生,享受着每月有粮食和银子的补助。
县学的学习条件肯定是不如府学,府学成贡生的机会更大,每年有两个贡生名额去国子监读书,县学三年贡一个人去国子监学习,出来能当官,身份上不丢份。
陈思业就是走这一条路,贡生的名额在提学手上,很多家族会瞪着提学手中的资源。
考举人,三年一个大省100到120名的名额,几千个秀才争,没有哪个人说自己一定能上榜。
各府院试案首,在乡试落榜太正常了,竞争对手很多是努力奋斗几十年的老秀才。
全都是一省最会读书的人在争100个名额,不只是学识丰富,还要有运气,文风能得主考官的喜爱。
向杨提学行完礼后,前十名的生员要填志愿,去府学就读还是去县学就读。
林泽阶面前的府学学正,和永漳教谕都看着他,府学的学正自信的笑着,而永漳县的教谕满怀希望的瞪着林泽阶,万一他能填报县学呢?
林泽阶拿起笔来,填下永漳县学。
府学学正不可思大声的问道:“泽阶老友,你不知道府学的师资力量远超县学吗?”
“上官,泽阶要怎么选是他自己的事,我们不好干预。”永漳县教谕面带讶色,但还是据理力争。
“你闭嘴,”府学学正怒斥着永漳教谕,“泽阶你告诉本官,为什么要选县学?是经济问题还是什么原因?我们府学教授都是举人,本官还是进士,而永漳教谕不过是个举人能教你什么?”
永漳县教谕敢怒不敢言,府学学正官比他大。
“主要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