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还有老太太压着,老张氏才不敢作怪,不行就把女儿外孙们和陪嫁五亩上好的水田拿回来,我们女儿嫁到林家就没吃过他林家的饭,反而他们才是吃我们的。”外婆越说越冷肃气愤。
“行这件事我会处理妥当,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这些,阶儿可是读书种,来来来跟外公学一学字好不好?”陈建关不想在外孙面前讲这些,等几天去和林家两位谈一谈分家,不服就告到衙门去。
理不输,衙门里的人比林家熟,据了解林家衙门没有关系,怎么也能告赢。
外婆拿来几本书和茶水后自顾去忙,留下林泽阶和外公陈建关两人。
陈建关随机翻到一篇《孟子见梁惠王》来考察,发现林泽阶的记性真的过目不忘,就是不懂得其中的意思。
陈建关解释完后,忍不住好奇:“乖孙,你的宿慧里有没有读过书,可有学过四书五经这些。”
林泽阶老实的说:“读过书,学的是算术和格物为主,不学四书五经,字不一样用的笔不一样。”
“那个世界生活怎么样?用的是什么物品”陈建关打听起来。
“怎么讲呢?出行可以选择坐在天上飞的,可以在地上坐比马车快上百倍高铁,有专门铺两条铁道然后车在上面走,吃的话天南地北都有运输冷冻食品,衣裳的话穿旧就扔掉,很多人每天不重样的穿,住的话有百层楼冬暖夏凉,人与人可以离很远通话见面。”
“那不是神仙才能过的生活吗?”陈建关羡慕的向往着。
“和这时比的话有点像,衣食住行无忧,医疗有保证,路不拾遗,灯火通明,各行各业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是竞争还是很激烈,读书好的更有出头的机会。”林泽阶大概说一下,“外公你可别把我的秘密泄露出去。”
陈建关神住的叹一口气,“是啊!哪里都是读书人占优势,你放心外公是送信往来的,嘴巴特别牢,谁也不会告诉包括你外婆,你的过目不忘可是读书大优势。”
“外公,我可不敢保证读书一定能考上功名,科考能上榜的基本都是强闻博记的人。”林泽阶先给外公打一打预防针。
“能上榜读书种没有简单的,一府百万人秀才公三年两试才80人,一年半才40个人,但只要考上秀才能进县衙当刀笔吏,作为讼师,师爷等日子好过得很。”陈老爷子感慨的说。
“考上秀才公都想搏一搏举人越考越穷,只有放弃才会去谋生吧!”前世穷秀才这叫法肯定有一些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