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的声音如微风般轻轻传来:“老何还是这么机灵啊。”她的语气中似乎带着一丝感慨。
林振华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他回应道:“那可不,当年丰泽园的大厨,消息自然是灵通得很呢。”他看了一眼怀中的怀表,眉头微皱,“得快些了,先生最讨厌迟到。”
前门大街的“福满楼”刚刚卸下门板,店内还弥漫着清晨的宁静气息。跑堂的伙计瞥见二人,眼神交汇的瞬间,他便心领神会,不动声色地引领着他们往楼上走去。
二楼最里的雅间门口,站着一个身穿灰布衫的年轻人。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见到林振华和杨雪后,立即侧身让开道路,动作优雅而自然。
雅间内,先生正坐在桌前,专注地批阅着文件。晨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他清癯的面容上,形成一片片细碎的光影,仿佛给他整个人都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光辉。
听到门口的动静,先生缓缓抬起头,摘下眼镜,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振华同志,杨雪同志,路上还顺利吗?”
林振华赶忙挺直腰板,汇报道:“一切顺利,先生。汉口和南京的联络站都已经完成交接,这是详细的材料。”说着,他双手恭敬地呈上一个蓝布包袱。
先生仔细翻看文件,时而用红铅笔做着批注。阳光渐渐爬上桌沿,照见纸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
"你们在南方的工作很有成效。"先生终于放下文件,"现在说说对四九城建设的想法。"
林振华早有准备:"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恢复城市基础设施。四九城的地下管网年久失修,前门大街的排水系统还是前朝时期的......"
先生边听边点头,突然插话道:“所以安排你去建设局,先当规划科长,把市政工程的底子摸清楚。”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仿佛早已深思熟虑过这个决定。
接着,先生转向杨雪,继续说道:“你去军管会宣传处,群众思想工作同样重要。”杨雪刚想开口表态,先生却抬手示意她稍安勿躁,然后说道:“别急着保证。这些岗位都是过渡,只是为了让你们更好地了解各自领域的情况。”
先生的目光深远地望向窗外,似乎透过那扇窗户看到了更远的未来。他缓缓地说:“以后,你们还有更重要的担子要挑。”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房间里的寂静,让林振华心头一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年前,当林振华离开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