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而石墨烯制备过程中的那些杂质石墨,虽然没达到石墨烯的“单层原子”厚度,但也已经比较薄了,或许就几百几千层原子厚度。
\n
说白了就是“撕胶带”没撕彻底的半成品、粘在胶带上的石墨层已经很薄了,可惜还不够薄,没薄到单层原子的程度。
\n
后世石墨烯是2004年被发现的,到了20112014年间,不少石墨烯早期制备技术,都想到了“高能微波辐射解离”的办法,用类似特定的大号微波炉加真空环境、加上一些其他特定的电离场环境总之就是加上一套复杂的骚操作,让几百层厚的石墨继续按层振碎解离到只有几层后。
\n
后世大约2011年左右,这种高能微波解离法可以解离出来的石墨层数厚度,能压低到20层原子左右。到2014年,相关技术发展到了能振碎到只有35层原子厚。
\n
当然,这种办法一直到2022年,也不能完全、直接制造出石墨烯。
\n
充其量只是一个对石墨烯原材料石墨的预加工,减少一点后续分层的难度,先把原子层数尽量振碎变薄,而最后一击还是要用别的科学技术来完成的,包括用到化学沉积法。
\n
但不管怎么说,顾辙算是为自己要买的相关“高能微波敷设设备”找到了一个真正的用途,让他可以不会亏钱——
\n
他可以明面上表示“相关设备是为二相法聚酯镜片新材料研究准备的”,但实际上却是为明远国际那边的“化学沉积法”相关后续科研准备的。
\n
想到这一招后,其实也让顾辙的思路豁然开朗,意识到了一条原先完全没有设想的道路:
\n
他可以继续充分利用自己手头目前的双线操作机会,把天元科技这边目前在主攻的一些实验所需的设备,掩饰为明远国际那边的项目所需的;
\n
再把明远国际那边后续一些实验科研所需的设备,掩饰为天元国际这边的项目所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