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开工的时候,他和顾辙就算过账:按照眼下03年、买熔喷机还要给外国企业高额专利费的情况。
\n
当时如果熔喷布不涨价,光靠那点薄利多销,至少两年半才能收回机器成本,如果是融资买机器,比如融资租赁,加上点财务成本,三年多收不回本都是正常的。
\n
但是,三月份开始的暴涨,平均下来让第一批进场早的玩家,五个月就能机器回本,后续都是净赚。
\n
陆谨明还是很有眼光和魄力的,当时小赚一笔后,发现有前途,立刻果断第一时间又高杠杆融资扩张了一把,还利用信息差和之前谈下来的长约,买到了几台老外没来得及调价的机器。
\n
当然,他能如此快速响应拿到资金支持,也跟当地不少银行得了省里关照、要扶持他,有一定的关系。
\n
毕竟那次省里领导来视察这家明星企业也不是白视察的,省里领导一走,明州当地的银行就被打了招呼,要在融资上配合关键企业成长、供应链稳定。
\n
银行这才给陆谨明额外放了一大笔明显低于市场利息的贷款,还给他的抵押物尽量按高估值来算,不像平时那样抵押贷款恨不能先估值打个六七折。
\n
陆谨明也是做了十几年生意的老江湖了,白手起家拼起来的,以他的嗅觉,意识到融资方面的便利,当然要如饿狼一样扩张一把。
\n
林林总总算下来,他今年一月份的时候,跟顾辙联手、一起投了七百多万人民币,后来又陆陆续续杠杆了一千来万。
\n
结果这两笔投资,分别到七月初和八月底,就全部回本了,多出来的完全是净赚。国内最后一例上报病例虽然是8月13日上报的,但一直到九月份,各地才相信戴口罩的事儿可以放松了。
\n
口罩企业还能继续高速生产出货到十月份,随着医疗机构库存全部恢复后,口罩企业才开始减产、并在数周内传导到更上游的熔喷布企业。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