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重新找。
\n
其他搞化学沉积法和材料物理的博士, 对隐形眼镜、美瞳材料这些不是很在行,也不关心, 所以看完论文和专利清单后,只是朴素地觉得“顾辙果然名不虚传,跟着他估计能出不少成果”。
\n
那几个搞聚酯的, 就内行看门道了。
\n
最刺头的陈凡率先发难:“顾总,看您这前沿研究,加上你急着找搞聚酯的博士,下一步肯定是要从隐形眼镜新材料,向框架镜片新材料转型吧?
\n
恕我直言,隔行如隔山,前一个领域的成功经验和眼光,未必能移植到新领域。你应该考虑一下未来新项目组的架构,孙子曰,将能而君不御之者胜。”
\n
他这番话,倒也不算不礼貌,有些自恃才高的博士,也喜欢在招聘的时候指出应聘公司目前岗位设计的不足。
\n
要是遇到喜欢表现自己礼贤下士的老板,或者是不卑不亢展现出了自己的“视野广阔、不仅仅只懂技术”,说不定就被重用了。
\n
而且陈凡敢这么说,是因为背后还有保底,到顾辙这儿冲一冲,能当上实验室小老板,那就来。当不上小老板,就回两桶油旱涝保收便是。
\n
这种心态,就类似于高考填志愿时“一本冲一个名校冷门,要是不行,别的垃圾一本也懒得上,好歹后面还有个顶尖二本志愿保底”。
\n
顾辙对这种程度的质疑,倒也不介意,正好表现一下他的礼贤下士,顺便展示肌肉。
\n
反正有些疑问,就算陈凡不跳出来,他相信其他博士心中也会憋着,那还不如一次性说清楚。
\n
但说清楚之后用不用陈凡,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n
顾辙微笑着说:“不错,隐形眼镜材料和框架眼镜材料,确实在内行人眼中,技术领域相差巨大。但是,凭我的历史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