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可能是我比较喜欢思考、对底层原理掌握比较透彻吧。我其实也不喜欢练那些花里胡哨的操作,但是不想做的事情做多了,才能体会到其中痛点,把问题一劳永逸解决掉。”
\n
“一劳永逸解决掉?”郑教授听了这话后,才算是真正对顾辙有点感兴趣了,他放下笔,“怎么个一劳永逸的解决?能解决什么?”
\n
顾辙不再说话,直接拿过郑教授放下的笔,写了两串数字。
\n
郑教授一愣:“这是什么?”
\n
顾辙把笔一放:“几个实用新型的受理号,可以帮鸡尾酒调酒师往密度分层酒里加夹层,也算是跟我今天练的实验操作,有点相似之处了吧。
\n
这就是我练这些无用操作的价值——死磕我自己,把底层原理想透彻,然后发明一个东西,简化别人的操作。”
\n
郑教授终于肃然起敬:“你才高中毕业,名下居然有专利?后生可畏啊。”
\n
作为教授,名下的专利也是不少的,至少还有好几个是“发明”级别,比顾辙的“实用新型”要高档很多。但高中毕业就有专利,无疑还是值得重视和培养的。
\n
郑教授心中,已经生出惜才的念头,等顾辙考进竺可桢学院,就要好好点拨。
\n
顾辙则是不卑不亢地澄清:“不能算名下有专利,这只是受理号,不是授权号,只代表国知局开始审我的内容了,还没审过呢。”
\n
郑教授点点头:“年轻人严谨一点是对的,嗯,你是这几天的加试特招考生吧,好好考。希望你进了竺可桢学院之后好好学化学,一路读研,做出点成就来。”
\n
考前最后一天的熟悉场地,就在这点小插曲中结束了。
\n
顾辙回酒店休息后,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