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倒毙的人,因为天气炎热,已经腐烂得难以入目,这支庞大的队伍经过,惊起一群群食肉的乌鸦。
要说武关守备旅士兵的装备,在护民军中算得上是平均水平,但是放眼天下诸侯,那就是精锐中的精锐。
由于杨平注重细节,武关守备旅的士兵们都准备有口罩。
看到这路边一个个的尸体,蒋通果断下令:所有人戴上口罩,防止疫病。
(杨平军中的宣传,那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疫病也无非是某种蛊虫而已,戴上口罩,就进不到你口鼻之内。)
天气极其炎热,不过,这支700人的队伍,人人都渴望着建功立业——想快点到达长安,占领目前处于真空状态下的长安城,立下一个不世之功。
所以,在护民军直径60公分的竹制毡帽加持下,这支队伍顶着烈日,在傍晚时分就到达了,破败到极致、只有数百等死之人的蓝田县。
贾诩此行的目的,已经变为拿下关中献给杨平,所以他给蒋通提议,留下一队士兵负责接收蓝田县。
蒋通对自己手下的军官们,说出了贾诩顾问(杨平都督府的顾问级别,从三品,相当于中枢大佬)的要求:
“我们留一支部队接收蓝田县,你们谁留下?”
手下4个团长你看我、我看你,都互相谦让,没有一个人愿意留下来的。
最终,还是3个步兵团长一致表示:“安定后方这种事,那不是后勤部队的专长吗?”
于是后勤队长带着他的副团长、2位司马,按照杨平的设计,直接变成了蓝田县的县令、县丞、临时法官、县尉。
既然后勤部队出了主官,那么,就由3个步兵团长抓阄,第二团团长抓到了那个留下一个大队步兵的签。
第二日,天还未亮,这支少了50多人的队伍就继续启程,向西北而去。
他们这一天都没有停歇,甚至就连中午都是边走边吃干粮。
终于,在7月初二天黑之前,看到了巍峨但破败的长安城墙。
(PS:关于李傕郭汜二人,在196年6月份,放弃长安去追击汉献帝这件极其短视的事,作者抽了一包烟都没有想通,这是为什么?
于是。以下是豆包给作者的解释:
李傕、郭汜追击汉献帝,看似放弃长安是短视,实则和他们的出身、格局有很大关系。
他们本是董卓旧部的武将,更习惯靠“控制皇帝”来获取合法性——当年董卓就是挟天子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