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和、胡三、袁培三人畅聊荆南战事的时候,一路轻舟快进的贾诩,也抵达了丹水旁的武关。
站在关墙上,贾诩不禁感慨:“不过两个月呀,没想到却如此造化弄人、世变沧桑……”
回想两个月前,他和张济带着手下一万多,饿得两腿发软的西凉兵从这里出发,进入南阳地区,
本来是想利用自己手下骑兵的优势,好好劫掠一番,占据南阳为根基。
却不曾想,张济出师未捷身先死,直接被刘表手下大将吕公射死在穰县。
随后,自己同张绣,率部归降了护民军杨都督。
后来,杨平带着护民军干净利落地击败了刘表,不仅让张绣杀了吕公,报了叔父的仇,就连刘表都死在了护民军手下。
自己也就成了护民军数得上号的人物,随后,更是和自己的老相识张辽一起,率领数万大军一路南征,也算是威风凛凛。
此次,他去关中,可不仅仅是想执行杨平的策略,稳住李傕、郭汜,让他们不要加入刘协的队伍。
贾诩有更大的目标,那就是:他看得出杨平团队的发展潜力——问鼎天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同时,杨平这个人,贾诩研究了两个多月,发现其大局眼光天下无人能及,但为人处事、阴私算计,这位杨都督,那就跟护民军生产出来的白纸一样,纯净得让人无语。
比如说这次让自己出使关中,虽然信写得很委婉,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位杨都督是想用豫州州长,这个实权镀金职务激励一下贾诩。
贾诩这老狐狸当然知道,不过正因为如此,贾诩才更想在杨平的团队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因为这么一个——说好听点叫英雄豪杰,说难听点叫胸无城府的主公,自己获得高位后,就能为自己谋划得更多,还不怕被忌惮、猜忌。
贾诩本来在乱世中,是以保命为主的稳健谋士。
这个极为惜命的老狐狸,如果生命受到威胁,他也是相当激进的,要不然,当年他也不会劝说李傕、郭汜率部反攻长安了。
此次出使关中,贾诩根本就没想着按照杨平的既定目标,稳住李傕、郭汜,让他们在杨平与河北大战时保持中立。
而是想着直接利用杨平的实力,以及海外建国称王的政策,直接拿下李傕、郭汜,以及在长安附近华阴当老农的段煨,
将整个关中地区全部交给杨平,再给杨平增加万人的骑兵部队,和最起码三万的精锐步兵。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