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为护民军成立时间太短,手下的高级军官都是杨平自己培养出来的,中级军官也有大量听过杨平的课,而初级军官只能由他们这些中高层军官充当老师来授课了。
正是由于杨平这种一级一级进行教授的办法,护民军中那些稍微有些战争天赋的人才总能脱颖而出,包括他张和——
原本一个地主家的车夫,就是在杨平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因有不错的学习能力,随后成了杨平的亲卫,又做了亲卫队长,最后组建了战车部队。
几个月时间,从一个赶车的,成了统领2万多大军的总兵官。
下午四五点钟,太阳仍然毒辣。
勉强睡了一觉的张和,看着树林外被高温蒸腾出来的水汽,传令手下的军官,不用再叫醒睡着的士兵,让他们好好休息,咱们改成夜间行军,白天休息。
所以,当太阳落山以后,这支3000人的部队,便开始了夜间急行军。(护民军的士兵没有夜盲症)
6月22日夜,这支3000人的车骑部队除了在中间稍作停歇,吃了些干粮,一直跑到6月23日上午8点多,12个小时又前进了100多里。
进入了大别山余脉的山区地带,道路变得极为不好走,而连续的强行军也让很多步兵在晚上掉了队。
比如说车骑第二师第12旅二团三中队的中队长杨冲,因为太困,半路上竟然倒在了行军路旁。
强行军状态下,根本就没有人会注意这么一个倒地的人。
好在他也没睡多久,就被地上的虫子咬醒了。
醒来之后,他发现四周除了虫鸣,就没有什么声息。
好在这位中队长,是3月份就被整编入护民军的黄邵所部,在护民军3个多月,也算走南闯北,学习了不少知识。
杨冲抬头,用手指了指,找到了启明星,杨冲就辨别出自己面前的道路,哪面是南、哪面是北了。
作为中队长,他知道自己的部队是向南而去,于是拔出插在腰上的一柄飞斧,开始大步向南而去。
结果这一路上,不断发现路边有躺着的兄弟,杨冲一个个将他们摇醒。
走上一个多小时后,天色已然开始大亮,他手下竟然集中了17名步兵。
借着晨曦的光芒,大家互相辨认了一下头顶的旗子,也就杨冲级别最高,是中队长,小队长有一人,伍长有两人,其余都是大头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