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杨平下令组建护民军第五镇,随后,传令兵便以300里加急的速度向西而去。
在当天傍晚,便碰到了在睢阳县(今商丘市区),带着车骑部队、后勤辎重,共计5000余人,为杨平做后援的张和。
张和仔细审阅了杨平关于组建护民军第五镇的计划,以及第五镇的作战目标。
随后,他便按照计划,从自己带领的5000车骑部队中,抽调出原车骑第二师的战车部队和跟随的步兵部队,
再从其他各部抽调一些人员,共计2000余人,150辆战车,带着一定的辎重,便开始以昼伏夜出的方式,星夜兼程向西南而去。
一路上,张和根本就没有理会那些只有数百兵丁镇守的小县城,而是以每日近百里的急行军速度,终于在6月19日上午抵达了沙颍河岸边的阜阳县。
这里原本是护民军第六师的驻地,此时,已经聚集了数千从沙颍河运过来的新兵。
说是新兵,其实这些都是被护民军训练了一个多月的,原荆州刘表的降军俘虏。
这些人,在杨平的计划中,是不准备让他们在荆州作战的,而是将他们部署在沙颍河沿线的4个新兵训练大营,作为后备力量,准备应对中原地区的战事。
但是,杨平没有想到计划没有变化快,中原战事被他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给结束了,这些兵员就只能组建成新的部队,迅速攻略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6月19日、20日两天时间,张和将自己带来的车骑部队的步兵,选择能力优胜者,在这4000多新兵中充当伍长、小队长、中队长等职务。
又从部队中调选中级军官,充当大队长、团长等职务。
至于团长以上职务,则是由杨平进行任命,这些军官在6月20日傍晚全部抵达了沙颍河与淮河交汇处的颍上县水军大营。
与此同时,在颍上县水军大营集结的部队已经超过了1万5千人。
主力是阮仲率领的水军第三师6000人,水军第三师在几天时间内,连续往返于沙颍河上,用100余艘各式船只,将超过5000名隶属于第五镇的新兵,通过水路运了过来。
另外就是,划归给第五镇战斗序列的车骑第二师的骑兵部队,共有约600余人,以及杨平派给第五镇的军官,包括第15师师长龚元等人,都通过陆路赶了过来。
于是,6月20日晚上,在安置了营中的士兵之后,张和在水军大营的中军帐召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