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的顶梁柱。
不过,此时的黄忠却不显老态,不到50岁的年纪,还没到英雄迟暮的时候。
杨平现在也不缺猛将,但他缺指挥性人才,而黄忠最起码能指挥数万兵马吧。
于是,此时已经相当膨胀的杨平,也还是条件反射地双手扶起了黄忠,脱口而出道:“汉升(黄忠字),一路辛苦你了,
且到营中暂且歇息,待本都督安置完我军兵马,以及降军降兵事宜之后,再与你详谈。”
黄忠这趟送信,虽然是加急快报,但黄忠也知道,如果自己带的信,是有关于荆州方面的,两地相隔将近2000里,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躬身应诺,杨平让亲卫带着黄忠去好好歇息一番,这才安排张木、吕布带来的3000多人,由他们充当俘虏的监管者。
部署好彭城监狱的事项之后,杨平回到营帐,此时的黄忠已经洗去风尘,吃了些餐食,补充了些水分,不再那么疲惫。
见杨平进帐,黄忠即刻起身,杨平却很亲和地示意黄忠坐下,随后询问黄忠为何会充当信使来此。
黄忠见此时的杨都督满面春风,自信满满,料想此时也无甚大事,于是就细细地将自己充当信使来此的缘由说了一遍:
原来,5月19日,黄承彦劝降了黄祖之后,便是接连3天的大雨,大雨过后,汉江、长江水位俱是暴涨。
在这种情况下,江波等人为了实验自己座驾蜈蚣船(这种双壳体战舰),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的行驶能力,就挑选了一队死士,在汉口对岸宽阔的江面上进行实验。
结果,杨平设计的这种双壳体战舰稳定性好得让这群水兵们惊掉了下巴,根本就没有侧翻的危险。
作为震慑,第二天,江波又组织了十艘蜈蚣船,在黄祖、黄承彦等人震惊的目光中,横渡了波涛汹涌的大江。
随后,黄承彦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与江波、诸葛亮言说:
护民军在南阳郡击败刘表,攻占襄阳,并且杀死了刘表这件事,暂时应该还没有传到镇守长沙的刘磐的耳中。
此时又是大江洪水泛滥,南北交通隔绝,在潮汛过去之前,刘磐那里,与这边就有了一个时间信息差。
江波统领可以派出一艘蜈蚣船,送某逆江而上,到长沙劝说黄忠来降,按杨都督的要求行事。
对此,江波不置可否,倒是诸葛亮思考了一段时间后,同意了黄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