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是兵败之下,仓皇北逃,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士气。
他哪里还有发起进攻的勇气,只是勒住战马,呵斥着手下军官迅速组成阵型,准备防备骑兵的冲击。
这就是邓博看到这支队伍踌躇不前的原因。
至于溃散的原因,那就很简单:狄城、童猛见高干开始组织身后的部队列阵迎敌,这两人略微商议一下,便决定按照杨平在他们出发前的要求:不与大股敌军作战,只进行迟滞、骚扰性攻击便可。
于是,两人各带一支骑兵部队向左右分开,准备去骚扰高干所部的侧翼。
谁知,高干这支没有任何士气的溃兵一看骑兵列开两翼,缓缓催动战马,还以为是要攻击他们,瞬间就骚动了起来。
随着邓博率领600水军陆战队从后边缓缓压上,后排的士兵们见到自己的后路也被断了,瞬间就崩溃了。
有胆大的仓皇往两侧逃窜,胆小的直接扔了武器,跪在烂泥地里。
高干与审配骑在战马上回头一看,就是乱糟糟的队伍。
高干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审配也强不到哪里去。
看着己方仓皇逃窜的士兵,再看着前方分数队列缓缓压近的骑兵部队,审配向高干建议道:
“将军,兵败如山倒,投降吧。吾听闻曹操之子曹昂,战后被俘,那杨平也以礼待之。”
剩下的话审配没说,但高干明白:自己这个袁绍的外甥,身份地位怎么着也不比曹昂差,自己投降了,绝对也死不了。
想通这一茬,高干倒也光棍,直接翻身下马,解下佩剑,就这么站在战马前面……
一个多时辰后,临颖县衙内,时隔3个多月,杨平又以主人的姿态坐到了大堂之内。
从许县而来的何仪、张绣、刘处,以及杨平身旁的军师鲁肃、杨虎等人齐聚一堂。
倒是在堂外,五花大绑地捆着2个穿着精良铠甲的人。
对,这就是高干和审配。
(三国时代的文人上阵打仗,谁会傻乎乎地穿着锦袍?那都是穿着铠甲的。他们不傻,会顾及自己的小命。)
站在堂外的高干和审配,就听堂中传出一阵阵融洽的问好声,以及相互吹嘘的声音。
某一刻,从堂后走出一名身着明黄色军礼服的俊秀少年,堂中嘈杂的声音立马为之一顿。
众人纷纷站好队形,对着那少年行礼说道:“我等参见都督。”
杨平认真地还了一礼:“众位免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