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进城后,刚刚休息了一上午的第一车骑师和第二车骑师2个师,6000余人就迅速的被各级军官叫了起来,
草草的吃了一顿中午饭后,便跨上战马,登上战车,出了穰县南门,滚滚向南而去。
与此同时,在穰县东南方向100多里外的唐白河交汇口,一场大战已经一触即发:
昨天晚上9点多,江波接到了杨平的400里天灯、天火传讯,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即敲响战鼓,集结部队。
一个多小时后,由水军第一师副师长阮齐(阮小七)率领的先锋部队,就已经顺河而下。
一个小时之内,200艘长度7丈(约16米),宽度4丈(九米多)的双壳体蜈蚣船,便全部顺流而下,消失在夜色之中。
护民军水军部队这2个师,1万2千多人,在这20多天时间里,全部通过淮河源头的桐柏县,将蜈蚣船拆解掉,变成陆地行舟,
通过军次小队探查的路线,走过60多里的山路,抵达唐河的东部源头,随后在平氏县夏家湾附近集结待命。
在5月初八,护民军第四师攻下了平氏县以后,便光明正大的将蜈蚣船组织装起来。
在5月初九,第四师攻占湖阳县(今唐河县),完成了对周边的清场后,
5月初十晚上,水军便在湖阳县南边十余里外,扎起了水师大营,
随后,水军便开始了枕戈待旦的等待。
所以,整个水军2个师1万2千余人,就能够在接到命令后,2个多小时内全部出动。
因为是顺流而下,而且唐河的水道,已经被水军的斥候,以及护民军的战略侦察单元——军刺小队,探查的一清二楚。
在将近满月的月光照耀下,护民军蜈蚣船上的水兵们,将水轮蹬得飞起,一小时就能前进20多里地。
天亮之后,摆成一字长蛇阵前进的200多艘蜈蚣船,慢慢的开始变成两两交替并行的快速前进队形。
240里水路,仅用了不到11个小时,便在5月14日上午十点左右,抵达了唐白河的交汇口。
而此时,一人三马,不计马力,狂奔一夜的张木,也才刚刚到达唐白河口不到半个小时。
看着顺流而下的这条金色长龙(蜈蚣船上面罩着竹编制成的顶棚,看着金光灿灿),
张木随即手持一个特制的短距传讯信号器,七彩的浓烟滚滚上升……
水军先锋的第一师教导第一团团长姚西,立马驾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