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后面,加装了大量的包裹着芦苇絮的布包,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而两人的骑枪,也是使用弹性极好的白蜡杆,枪头同样换上了硕大的芦苇布包。
点将台前,本来就有一道十步宽的走廊。
两人穿好护甲后,各自跨上战马,随着点将台上一声锣响,徐晃、江牛儿纷纷催动战马向前冲去。
一百多步的距离,两人刚刚将马速提起来,便两马相交而过:
姜牛儿手中的白蜡杆,直直地刺向徐晃胸前铠甲,这里徐晃占了个优势——那就是姜牛儿在昨天才换装了骑兵三宝,而徐晃已经骑着加配骑兵三宝的战马,疾驰了五百多里,运用上更加灵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见徐晃单腿侧过马背、身子与马肚齐平,躲过姜牛儿突来的白蜡杆,
在两马交错之时,徐晃手中的白蜡杆,轻轻地点上了姜牛儿胸前的铠甲上。
即便是徐晃的白蜡杆,在接触铠甲时便已松手,但是飞快的马速,仍将姜牛儿顶得向后弯腰,面色痛苦至极。
两马交错过后,徐晃向前跑了十来步便勒住了战马,而姜牛儿向前跑了三十多步,才勉强停稳战马。
众目睽睽之下,姜牛儿倒也光明磊落,直接在马上向徐晃抱拳道:"多谢徐壮士手下留情。"
徐晃也空手抱拳道:"承让。"
见徐晃赢得如此轻松,自然有不服者。
就见一个名叫马鸣的匈奴人后裔,出来挑战。
于是,马鸣和徐晃二人,一人手持一张弓、三支没有箭头的箭,同样是百步距离,开始策马对冲。
马鸣直接连珠三箭,间隔不过两个呼吸,全部射向徐晃:
第一箭,徐晃侧身躲过,
第二箭,徐晃压低身姿贴到马肚子上躲过,
第三箭,徐晃直接抬手抓住了飞来的箭矢。
两马交接之时,徐晃将箭矢甩出,正中马鸣胸前铠甲。
二马交错过后,徐晃再度跃上马背,一个令人赞叹的铁板桥,近乎平躺于马屁股上,翻身一箭,正中马明后背,赢得全场骑兵满堂彩!
徐晃这马背上的功夫,即便是马鸣这个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后人,都感觉佩服!
这场比试之后,又有十余名自恃武艺高强、或箭术高超、或马术娴熟的勇士,出场与徐晃较量,徐晃皆一一获胜。
这一下,全场一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