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再具体一些,就是在湍河附近,我们尽量要把刘表的目光吸引到这里,摆出在湍河附近与刘表决战的态势。
而且,我们要出动,让刘表感觉我们能达到的兵力极限。
所以,在湍河附近,我们护民军至少要集结4万人的步兵部队,
会同张济所部近万人,5万大军压境。
迫使刘表抽调江夏、南郡、长沙的兵力前来支援。
等我们将刘表的目光,全部吸引到南阳郡的西部湍河附近时,再出动奇兵。
我们的水军部队,会秘密地通过陆地转运的方式,把200艘蜈蚣船,运到南阳郡西南部的唐河上。
在合适的时机,顺着唐河西进,一举覆灭刘表在襄阳的水军,占领襄阳城,
切断刘表大军向南撤过汉江的通道,完成对荆州军主力的战略包围。
随后,我们将刘表的主力,围歼于湍河与白河之间的三角地带。
此战过后,据本都督的推测,荆州的十万兵马,我们水军将吃掉它1万多精锐,步兵将吃掉他6万多精锐。
随后,就是诸位带兵南下,一路平推的时刻了!”
杨平的这个战略,是和张辽、何仪一起制定的,并且是杨平坚决推荐的。
在张辽、何仪看来:应该以我军目前的优势兵力,一举南下,水陆并进,歼灭刘表在南阳郡的3.5万兵力,
然后再分兵两路,一路向东南拿下江夏郡,
一路直接向南拿下南郡、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等。
杨平也知道这个方案是最稳妥的,但他时间不多——他要在3年内完成平推三国的任务,
就必须尽最大可能的节省时间,所以,才制定这个吸引刘表主力到南阳地区,利用南阳平原,地形有利于车骑部队大规模作战的优势,
以及南阳和汝南比邻的优势,保证后勤补给,在此一举歼灭荆州的主力部队。
随后,就是刚刚杨平所说的南下一路平推了,尽最大可能的节省时间。
不过,杨平这个战略,最终也得到了张辽、何仪二人的肯定。
原因很简单,如果执行杨平这个策略,能将护民军严整的纪律、整齐的军阵优势发挥到极致,
同时,也确如杨平所说,能减短后勤补给线。
而且,张辽也不认为刘表的荆州兵,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能够战胜护民军。
所以,当杨平宣布,在南阳郡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