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就听一阵吹吹打打从南门而来。
原来是杨平的一百亲卫,与两百水兵挑着一百零八担的礼物,
在会吹笙的水兵,以及传令用的鼓手,组成的乐队带领下,皆身披红袍穿城而来。
经过两个多月的安定,此时的临颍县城内倒也不缺人气,如此热闹的场景,引得居民们纷纷出来观看。
在得知是两个月前守临颍城,击败曹操的杨都督,来向温侯之女正式下聘,人们多多少少都送上祝福之言。
得了杨平嘱咐的阮齐、林聪二人,早就将准备好的铜钱撒向开言祝贺的人群,一时间,倒也热闹非凡。
等队伍抬着一百零八抬的聘礼,缓缓走到县衙正门之前,杨平、吕布等人也在门前迎候。
杨平和吕布商量过:"我这无父无母无亲族的,下聘之事,就不随此时的礼仪了,由我亲自来。"
吕布这个出身于胡汉交杂之地的耿直汉子,也没有为难杨平。
见到披着红绸的一百零八抬聘礼,吕布也是面上有光,让陈宫当宾客,当众宣读杨平的聘礼单子。
只听陈宫以平静的声音、抑扬顿挫地念着:"大雁一对,红枣百斤......
丝绸锦缎三百六十六匹……"
念到这些,陈宫声音尚能保持平稳,但随后的聘礼,就让陈宫以及围观的人群不淡定了。
只听陈宫念道:"马蹄铁一万副,铁盔一万顶,板甲一万副,箭头十万个!"
这最后的嫁妆,那是实打实的送给了吕布上万精兵啊!
一时间,围观的百姓,以及吕布身旁的高顺、侯成等人,看向杨平的目光就跟看地主家的傻儿子一样——真是个败家子!
同时,这些人也明白了,自己军中的板甲、头盔是从何而来的了。
陈宫看向杨平,则是心中充满了忌惮——铁甲、铁盔,在三国时代,那是真正的一副难求,
而杨平送个聘礼,竟然送了一万套!
更让陈宫震惊的,还是随后吕布给陈宫递上了一块帛书:"公台,且把本侯的陪嫁单子,也宣读一下。"
吕布陪嫁前半部分,陈宫看着也没什么问题,于是朗声念道:"铜鼎一对,铜簋一对……"
这些都是青铜礼器,倒也没什么。
随后就是陪嫁的丝绸锦帛、奴仆马匹,这些也都不出格。
只是念到最后,就让陈宫明白了,杨平为什么会这么大方的送出一万副盔甲做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