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清晨,在刘备仓皇逃命时,千里之外的河东大营北边,杨平却在主持一场盛大的葬礼。
在昨日清晨的交战之地,从昨天下午开始,俘虏们便已开始挖掘墓穴。
这次大战,护民军战死的、加上后来重伤不治的士兵,共有810余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有了家室。
按照杨平的规定,因天气炎热,便将尸首火化,骨灰装于瓷瓶之中。牺牲的士兵割下一缕头发头发、与身份名牌一同放置于骨灰盒之上,派遣士兵护送至家乡,
在士兵所在乡里建一座烈士陵园。以后本乡战死的士兵,或者因伤致残、退伍的士兵,死后都可葬到这里。规定:每逢清明、重阳,由本乡全体乡民进行公祭。
而这次战役,尚有271位牺牲士兵是单身汉,杨平就在昨日的战场之上,建一座河东烈士陵园。规定:每年两节,由方圆三十里内的乡民进行公祭。
诸葛亮这位兴州州长,上任的第一件差事,就是在随后,安排人员,为这些烈士雕刻石碑。
早饭过后,护民军除值班人员外,两万多大军,列着整齐的队列来到昨日的战场上,送别和他们一起浴血拼杀的袍泽。
而同样在这里的,还有将近三万袁术军的俘虏和民夫,他们被杨平,要求列着队形,对这场葬礼进行观礼。
如版梁之祭一样,杨平对着躺下的烈士,宣读了祭文(这次作者就不再编祭文了,太费脑子)。
在祭文的最后,仍然是杨平通告:九天之君、九幽之主,使我阵亡将士,二十年后重临人间。
杨平感觉,送自己来三国时代的两个神仙应该时刻关注着他,要不然,他无法解释在版梁之祭时,天气本来阴沉的要下雨,自己通告九天后,天空竟露出了阳光。
而这次河东之祭,在自己通告九天后,刚刚拔剑指天,就听,轰隆一声雷响!原本晴空万里,此时却聚起了阴云。
吓得杨平立马把手中的长剑插到地上——可不敢当避雷针。
在场的士兵们、以及俘虏们,都被杨平这神异的场景镇住了——参加过版梁之祭的老兵们,看向杨平的目光更加狂热:"果然,我们都督就是天上的神仙!
上次祭拜兄弟们,阴雨连绵数日,竟阳光普照!
这次,再度祭拜兄弟们,已经旱了将近两个月的汝南,这是要下雨的节奏呀!"
从此以后,凡有杨平参加的战事,参战士兵,士气最起码提高了两成,
因为这些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