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完诸葛亮的分析,杨平明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非就是那句21世纪的话:“我是个穷人,但我是个好人,我的节操全靠穷守着!
一旦等我有钱、有权了,我他妈绝对也不是什么好人!”
听到这里,杨平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方向,但却继续问诸葛亮:“孔明,计将安出?”
诸葛亮此时的心态很微妙——
他本来就是世家出身,只是此时家族落魄,已经快跌到寒门这个阶层了。
但再怎么落魄,人家还有个“门”呢!
而杨平这个造反头子,掀桌子的世家覆灭者,本来应该是他的死敌。
但这位死敌,却在早上的战场上表现得风轻云淡,知人善任,说让张辽全权负责战斗,杨平确实在整场短暂而激烈的战斗中,没有发出一个指令,
还能在战场上淡定地嗑着瓜子、吃着饼干。
在随从的诸葛亮看来,这绝对是明主之姿。
(杨平表示:我那只是不知道怎么指挥数万人战斗,就不瞎凑合了!至于吃饼干、嗑瓜子,那不是为了缓解紧张的心情吗?)
特别是经过刚刚与杨平的战略推演,诸葛亮发现,如果杨平能妥善解决,他与袁术大战之后留下的烂摊子,老老实实地按照原先制定的策略去攻占荆州、挑动中原诸侯,杨平有七成的把握夺得天下。
既然眼前之人有真主之才,诸葛亮的内心其实已经倾向于投靠杨平了。
诸葛亮不断努力地用“杨平胜者为九州之主,败者开拓八荒”的说法,压制心中世家出身,对造反者带有的天然反感。
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缓缓地对杨平说道:“都督年少有为,自当效仿骠骑冠军侯(霍去病),飞扬跋扈!亦当效仿陈胜之辈,贪财好色!”
杨平只是稍微思索一下,便回答道:“孔明的意思是,如陈胜一般,稍有胜利,便膨胀起来,目中无人,还得再加上个贪财好色。”
看着诸葛亮点头,张辽不悦。
因为此时的张辽心中,杨平就是完美的主公——有强大的意志力,对女色能够做到克制,毕竟,张辽可是知道当初在偃城县衙发生的事,
面对五个娇滴滴的小娘子,这位杨都督想到的不是化身恶狼,而是收拾自己那帮亲卫。
至于贪财,那就更不用说了——到目前为止,太平民团的各级主官、军官,甚至治下的百姓都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