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随我回临颍城;
近卫第二团、第三团仍由黄正带领,携带40部床弩、40部投石机,速去东南方向十余里外的郑家坞堡,攻克他们,搬空他们!”
众军官齐声应是。
黄正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地沿着颍河向东南方而去,杨平则带着伤员、俘虏和缴获的物资向北渡过颍河,回到临颍城内。
在杨平回到临颍城的时候,东南方向30余里外的陈家坞堡,此时已经是喊杀声震天……
因为前几日连日春雨绵绵,道路泥泞,携带40部床弩、40部投石机的牛壮所部行进异常艰难,用了将近两个时辰才到达陈家坞堡外。
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西晋经过八王之乱后,中华大地有一段时期被称为“五胡乱华”,也有一个词叫“衣冠南渡”。
而当时的中原大地真实的情况却是——有实力的世家大族纷纷建起一个个深壕坚壁的坞堡。
各方胡人在这些坞堡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不得不和这些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展开合作。
东汉末年的地主坞堡,还没有五胡乱华时期那么坚固,以牛壮眼前的郑家、陈家坞堡为例:
其周长约有3里,由高度两丈、宽度3尺的夯土高墙围着,每隔50步便建一座箭塔。
在高墙外五六丈的地方,是一道宽度约两丈、深度一丈多的壕沟。
整个坞堡只在正南方有一个大门,建有城门楼子,另外还有几座小门,但是这些门很容易就能被堵上。
牛壮率领战兵600、辅兵四百多人,总数一千多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陈家而来。
陈家前出四五里地的庄客早就报知庄内,陈家的家主陈正当即召集庄内的庄客、佃户,由陈家子弟组成的卫队进行编组,400多人登上一个个箭塔展开防御。
在护民军团攻击陈家坞堡之前,陈家凭借坚固的堡垒,已经抵挡了数波流民的攻击,最高峰时甚至有近万流民攻击陈家坞堡,但因为缺少武器装备、工程器械,都被陈家给挺了过来。
所以,陈家人对这座坚固的堡垒很信任,听说曹操和黄巾军在附近交战,也没有准备逃跑的打算,而是加强战备、坚守坞堡。
所以,当牛壮率部赶到时,就看到了一个戒备森严的小型军事堡垒。
牛壮十分勇武,但称不上有智慧,不过杨平给他配备的两个副手——原禁卫团第四大队大队长袁培(这是个悍不畏死的家伙,曾在西城墙血战不退,现任近卫旅第四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