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带着亲卫在城墙上巡视一周,给轮值守城的士兵们加油打气。
重点是东城墙和南城墙,这两面城墙分别由后备二旅和后备一旅驻守,这两个旅相比于主力的步兵一旅和步兵二旅,战斗力稍弱些。
但东、南两面估计不会是曹军主攻方向。
下了城墙后,杨平坐着架子车,神色自若地巡视了驻扎在城东和城西的预备一旅和预备二旅。
这两个旅相比于后备旅,战斗力更弱一些,被杨平当做预备队使用。
最后,杨平巡查了由陈姓老妇人管理的后勤营。
返回临颍县衙后,走进卧室,杨平开始一件件脱去身上的装备:
首先是直径两尺半(近60厘米)的竹制毡帽,头顶有一个直径一尺的铸铁圆顶,整个毡帽具有不错的防护力,重达七八斤;
随后取下胸前直径两尺的铸铁圆盘,重量也有五六斤;
接着是精工细作的一副竹甲,竹片排列极为紧密,重约两斤;
脱掉外面的麻衣和丝绸衣后,里面是一副用铜环制成的锁子甲,重约七八斤。
怕死的杨平,搞出的这套复合装备,防护力可是不弱,正面硬扛强弩近距离攻击是没问题的,等于是给他加了一条命!
脱掉内层的皮裘后,只穿丝绸内衣的杨平躺到床上盖上被子,疲惫得不想睁眼。
回想他穿越过来时,这具身体瘦得只剩骨头,体重也就八十多斤。经过这一个多月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和循序渐进的锻炼,体质有所增强,体重增加到了近百斤。
但顶着二十多斤的重物在城墙上跑了十来里,还是差点把他累虚脱。
杨平醒来时天色将黑。吃过晚饭后,他在县衙内召集各旅旅长召开例行会议。
驻守城墙的四位旅长黄正、马河、齐峰、王五向杨平汇报:"士兵们士气正旺,城防工作没有任何漏洞。"
两个预备旅的旅长郑春、何冬表示:"预备旅正在按照都督的要求进行列队训练。
在一日三餐的加持下,士兵训练得很努力。若守城之战需要预备旅出力,随时都能拉上城墙战斗。"
杨平对六位旅长的工作表示认同,不吝夸奖道:"诸位皆将军之才也!"
最后是护民军团司马钟矛对城内工作做总结汇报:
"禀报都督,经过两天的整顿,我们拆掉了临颍县城内所有金属物品,在县衙南侧建起了铁匠工坊。我们尽量在五天之内,将这些金属制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