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我知道大家的担忧,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铁蒺藜’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它可以有效地阻止契丹人的骑兵冲锋,给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来组织防御。”
然而,拓跋干部族和拓跋丹阳部族的人们依然坚持己见,他们认为抛撒“铁蒺藜”的风险太大,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拓跋静怡最终不得不妥协,放弃了抛撒“铁蒺藜”的计划。
不过,对于拓跋静怡提出的挖掘“陷马坑”和布置“拒马桩”这两项防守措施,拓跋干部族和拓跋丹阳部族的人们还是表示了勉强的同意。毕竟,这些措施相对来说比较安全,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契丹人的进攻。
拓跋干部族和拓跋丹阳部族的人们心中,对乃蛮部落充满了鄙夷和轻视,他们认为这个部落不过是徒有其表,根本无法与他们的部族相提并论。于是,拓跋干果断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由他率领拓跋干部族的士兵正面出击,直接与契丹人部落展开对抗;而拓跋丹阳则率领另一支队伍从后方偷袭契丹部落,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
拓跋干和拓跋丹阳坚信,这样的战术安排不仅能够让乃蛮部落的大族长见识到真正的部落战争,还能让他们的部族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实力和勇气。
然而,拓跋静怡和燕青对于这个计划却持有一些保留意见。他们担心这样的冒险行动可能会导致拓跋干部族的士兵遭受重大伤亡。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拓跋静怡和燕青最终还是同意了拓跋干和拓跋丹阳的计划,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条件:拓跋干和拓跋丹阳只能在夜间发动袭击,打契丹人部落一个措手不及,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部落士兵的伤亡。
拓跋干和拓跋丹阳虽然对这个条件有些不满,但他们也明白拓跋静怡和燕青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于是,他们决定尊重拓跋静怡和燕青的意见,按照计划在夜间对契丹人部落发动突然袭击。
夕阳西下,夜幕逐渐笼罩大地,三个部落派出的“斥候”们如同鬼魅一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返回了部落联军的大帐。他们的马匹的四个蹄子都裹着厚厚的羊皮,避免发出声音,马匹脚步轻盈,行动迅速,仿佛与黑夜融为一体。
进入大帐后,“斥候”们径直走到三位部落头领和将军们面前,单膝跪地,向他们汇报白天观察到的契丹人部落的情况。他们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将所见到的一切细节都一一道来。
“我们发现契丹人的大帐位于部落的中央位置,周围有重兵把守。”一名“斥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