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所带来的巨额利润,犹如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蛋糕,引得众多勋贵和世家们垂涎欲滴,纷纷心生贪念。
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不能白白替别人做了“垫脚石”。
钱司丞并没有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懂得树大招风,怀璧其罪的道理。
不仅如此,他更是独具慧眼,深知这石炭背后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巨大威胁。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石炭球儿的制作方法、独家配方以及一台先进的煤球机,利用进京述职的好机会,一并进献给了远在东京汴梁的皇帝。
皇帝陛下对钱司丞的贡献非常赞赏,他下令让工部按照钱司丞提供的方法和配方,结合煤球儿机器进行生产。工部的官员们迅速行动起来,经过一番努力,很快就成功地制作出了煤球儿。
这种煤球儿的出现,不仅解决了煤炭资源的浪费问题,还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它将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石炭粉转化为了有用的能源,实现了变废为宝的奇迹。
这个成果得到了工部、户部以及皇帝陛下的一致认可。工部对煤球儿的制作工艺表示肯定,认为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户部则看到了煤球儿带来的经济效益,对其商业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而皇帝陛下更是对钱司丞的智慧和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赞誉,认为他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钱司丞竟然也得到了皇帝陛下的亲自册封,荣升为户部侍郎!这一职位可谓举足轻重,专门负责大宋朝的炭业经营以及石炭的调拨工作。而汤大人更是身兼数职,他不仅是如今海宁县炭业司的司辰,还是京城商会的代表。
与此同时,汤大人不仅仅是勋贵的“马前卒”,更是一个为了权力和地位而不择手段的人。他竟然能够狠心地抛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独自一人来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海宁县,这种行为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然而,这对于众人来说,却并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心知肚明,汤大人之所以会如此决绝,无非就是为了能够在这个小地方崭露头角,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毕竟,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
尽管汤大人的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非议,但他似乎并不在意。他一心只想着如何在这个小小的海宁县中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抱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