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段时间紧锣密鼓的运作,煤球儿的生产流程已然成熟,一切都朝着日趋稳定的方向发展。曾经需要全员族人齐心协力才能维持的生产规模,如今只需一半人便足以轻松应对。这一半族人在工坊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熟练地操控着工具,一个个乌黑锃亮的煤球从他们手中有序产出。
而剩下的另一半族人,则齐聚在了水泊饭庄帮忙跑堂或者后厨打杂,替换一下小二和杂工们轮换休息。饭庄内每天都是热闹非凡,食客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也有食客围坐在一起,边吃肉喝酒,边畅快地分享着近日生活里的趣事,讲述着劳作时遇到的新奇事儿;有的则聚在雅间内,请客吃饭增进合作和分享经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张张轻松愉悦的脸庞。在这温馨的饭桌文化熏陶下,欢乐的氛围在每个食客中蔓延,商人们,工友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大家暂时从紧张的经商和打工中解脱出来,享受着这难得的休闲时光,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消散殆尽,每个人都积蓄着力量,为接下来的生活和工作养精蓄锐 。
水泊饭庄渐渐成为了贩夫走卒,小摊小贩和行商们吃喝议事,请客吃饭的首先之地,一天到晚的营业额已经是妥妥的“无冕之王”了,
猪下水收购价格低廉,走的是低端食材高端消费;豆浆,豆花,油条,油饼都是一本万利的营生。酒水是添加了我让李静怡她们偷偷蒸馏好的高度酒,让三哥运送食材香料的时候一起运送过来,加入前期让外地商人帮忙购买的酒里面,勾兑成大约30度左右的“英雄酿”只在水泊饭庄售卖,概不外售,主打的名头就是高价收购的西域佳酿,非常难得,三个月才能运送过来,你在水泊饭庄能喝多少喝多少,外带不行!
这样的苛刻条件,慢慢的被喝过“英雄酿”的酒客和食客们欣然接受,给自己留一个来喝酒吃肉的借口和念想,同时也是一种享受和显摆!谁也不知道,这种勾兑酒让我赚得盆满钵满,最重要的是严苛的条件背后有两大督尉撑腰,同时还兼顾了彼此的颜面和利益,因而能被海宁县的利益集团,各大门阀和各大家族所默许。也为文人骚客来水泊饭庄消费找到一个最好的借口。
原本那雅间虽然稍显简陋,但由于其独特的单独空间位置和别具一格的大排档装修风格,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光顾,导致天天都被预定得满满当当。
面对如此火爆的生意,临时作为店主的苏瑶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购买一艘退役的大花船,并将花船上的所有人员一并纳入麾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