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头带领窑工们烧窑制砖的时候,二哥也没有闲着,每日都忙碌得脚不沾地,天刚蒙蒙亮,便坐上护院赶着的马车,带着管家,一路风尘仆仆地穿梭在四乡八村之间,去忙定制,收购竹箩筐和藤箩筐,用来装煤球,方便煤球儿的储存,运输和贩卖。
骄阳似火,烤得大地滚烫,二哥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浸湿了他那洗得发白的衣衫。但他顾不上这些,一村村询问,一家家比对,只为找到最合适的工匠,定制出符合要求的竹箩筐,藤箩筐。
在那偏远的村庄角落,有一位手艺精湛的老篾匠,带领一个村子的人从事竹编和藤编的手艺,养家糊口。二哥找到了他,耐心地比划着尺寸,详细说着竹筐的规格,之后给出了一个很高的价格。老篾匠被二哥的认真执着和高价格打动,当即应下这活儿,带领自己家人,徒弟和一村子里的人没日没夜的赶制竹箩筐和藤箩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二哥对竹篾筐和藤箩筐的制作进度十分关注,每隔几天就会跑去查看一番。每次去的时候,他都会看到老篾匠坐在院子里,专注地将一根根翠绿的竹条和藤条加工成规整的竹篾筐和藤箩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篾筐和藤箩筐的数量越来越多,它们整齐地排列在院子里,仿佛在等待着被赋予新的使命。二哥看着这些竹篾筐和藤箩筐,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尽管他的脸上还带着些许疲惫,但那欣慰的笑容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终于,当最后一个竹篾筐和藤箩筐完成时,二哥毫不犹豫地支付给老篾匠18两银子,这是一千个竹箩筐和一千个藤箩筐的工钱。老篾匠接过银子,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他从未想过自己的手艺能得到如此丰厚的回报。
二哥不仅支付了工钱,还向老篾匠许下了一个长期的承诺:他将以每个竹箩筐十文钱、每个藤箩筐八文钱的价格长期收购老篾匠编织的大竹筐。这个承诺让老篾匠喜出望外,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点头答应一定会好好编织竹箩筐和藤箩筐,绝对不会让二哥失望。
终于,第一批结实耐用的竹箩筐和藤箩筐制作完成。二哥又让沈家村的族人一趟趟地把它们运回来,整齐地码放在仓库里。那一个个竹箩筐和藤箩筐,像是承载着希望的容器。等煤球制作好,便能整整齐齐地装进去储存,之后无论是运送还是售卖,都能方便许多。望着这些竹箩筐藤箩筐,二哥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景象,虽然辛苦,但眼中满是坚定与期待 。
还没有好好休息休息,老窑头就来找二哥去看烧制好的青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