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地避免悲剧的发生。
原本应该备受重视的石炭,如今却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仿佛被世界遗忘一般,沦为了可有可无的替代品。
除了工部匠作监会大量使用石炭来炼铁、铸刀、铸剑,以及民间的铁匠工坊等一些特殊行业会用到它之外,其他人对石炭都是避之不及。毕竟,石炭燃烧起来不仅味道难闻,还会产生大量的火烟,甚至有可能毒死人。
更糟糕的是,当石炭被运送到临安府后,价格竟然高得离谱,简直就是豆腐盘成了肉价钱。对于一般人家来说,根本就买不起这样昂贵的石炭,更不会舍得花 800 文钱一石(相当于后世 66 公斤)的高价来用它烧水做饭。
长此以往,人们对石炭的态度越来越冷漠,甚至产生了恐惧和厌恶。渐渐地,石炭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失去了立足之地,成为了一种让人敬而远之的存在。
大宋朝的统治者们面临着一个难题:北方的石炭价格低廉,木材,木炭价格高昂;而南方的木材、木炭价格却低廉,石炭价格却居高不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石炭南运,南木北归”。既解决了东京汴梁因少木材和木炭不足,带来木材、木炭价格虚高的窘境,又能平抑南方石炭的高昂价格一举两得。
具体而言,这是一项极具创新性的商业策略。北方地区的石炭,由于产量较大,其价格非常便宜,仅仅只值几文钱一石。然而,通过户部的授权,这些石炭被承包给了船运商家。这些商家具有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运输优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便捷、快速且运价低廉的水运方式,将石炭运往商业繁荣的临安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原本价格低廉的石炭,在临安府的市场上竟然能够卖到惊人的 800 文钱一石!这一价格差异无疑为船运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使得临安府的铁匠铺、各种瓷窑口和砖厂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这种重要的能源资源,满足他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而这些卖石炭所获得的资金,又被用来在临安府以低价购买木材和木炭。然后,这些木材和木炭再被运送到东京汴梁,以高价卖给那些有钱人。
这样一来,一石石炭可以赚取几百文钱的利润,而一石木材或木炭同样也能赚取几百文钱的利润。这不仅成为了大宋朝户部的重要收入来源,更成为了大宋朝官吏们的摇钱树。
我心里一直怀揣着发家致富的梦想,而要实现这个梦想,关键就在于获得石炭在临安府的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