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牙牙学语的孩童,还是白发苍苍的长者,都能从中找到喜爱的理由。
一旁的饼干也毫不逊色,它们形状各异,或方或圆,表面装饰着细腻的糖霜。当人们拿起一块放入口中,牙齿轻咬,瞬间传来的酥脆感令人陶醉,香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仿佛味蕾在欢快地跳舞。
富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两种点心作为茶点简直再合适不过。当他们邀请亲朋好友相聚,将酥皮面包和饼干摆放在桌上,既彰显了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又为茶会增添了别样的风情。于是,在轻声的交谈和愉悦的笑声中,酥皮面包和饼干慢慢地被富人们欣然接受,成为了茶桌上不可或缺的优雅点缀。我和三哥也赚得盆满钵满,各个茶楼和青楼都预定了每天的用量。
酒楼低调的推出五道招牌菜,红烧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回锅肉天天供应,松鼠鱼要提前预定才能品尝,当下捕鱼技术落后,大鱼得来不易而且鲜鱼运输不易,这也是我特意推出松鼠鱼,吊食客胃口才能赚到大价钱,还把弓鱼术教给了捕鱼郎,条件就是捕到的鱼全部送来卖给酒楼,就这样来酒楼吃过招牌菜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几,生意火爆得不得了,每天几百两的进账,把三哥乐得屁颠屁颠的楼上楼下,跑上跑下对没有座位和雅间的客人作揖行礼告罪!十多天后,糕点房全部换成了三哥的人,香料也悄悄地从其他府城的药铺,杂货店购买了一大批,制作成了五香粉和十三香,我带走一些,剩下大部分三哥装罐密封藏了起来,对外声称香料是从集市上西域胡人和波斯人手里购买来的,防着大家族官商勾结夺取配方,封建社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管家和护院从县城雇了一辆马车来接我,人太多坐不下,又去府城东市花一百二两银子买了一辆马车,管家驾车,拉着我,明月护院还有一千两银子,两辆马车一个时辰后回到了县城。到了家门口下人都出来搬货,把酵母,酒曲,香料,辣椒籽从五女坐的车上搬下来送到内院门口,管家付了雇车的车钱还打赏了车夫十文钱,车夫高兴作揖道谢,就赶着马车回去了!回到家大家都非常高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管家马上安排家丁去采买准备做午食的食材,吃过五道菜后,大家再吃其他菜就感觉寡淡无味,打着为我接风洗尘的噱头,大吃大喝吃一顿,如今家里的厨房已经改造升级成带风箱的炒菜炉子了,还是这段时间管家带着家丁和丫鬟们亲自垒的灶,炒菜的重担现在落在了李静怡肩上,她现在带着其他四女分工合作,主要还是怕香料的秘密和铁锅炒菜的技术被别人偷学了去!准备好午食就准备开席了,古代吃席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